在電影裡,我們會經常看到一個死要面子的警察,他是個禿子,不管多危急的時候,他首先做的是先整一下自己的假髮,看看歪沒歪。
幽默折射的是性格和內在,是性格造成的窘境,凡不能的都是咯吱。
為什麼我們常說國外情境喜劇做得好,人物性格特別明顯,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在做幽默。
所有的喜劇來自觀眾本身的體驗,幽默是錯位,是觀眾認知的解構和重組。
如果各位看的不是很明白,那請看一遍《分手大師》,然後再看一遍《敲開天堂之門》,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我們會對白小飛寄以厚望!”
觀眾好評度滿滿,這種情況下,如果跟著上幾篇軟文,或者接幾部綜藝,白小飛妥妥的會成為新一代流量小天王。
可惜,無論是白小飛本身還是陳寶蓮都不太喜歡活在風口浪尖上的感覺。
電影上映到現在都沒接受過專訪,拒絕了一堆綜藝邀請…
《敲開天堂之門》票房與口碑齊飛,你做什麼都是對的!
哪怕你不給面子,對方也會說你想做一個真正的電影人啥的…
可是,當《我是證人》上映之後,情況就有點變了。
報道《我是證人》的相關新聞實在太多了,主演的一舉一動都能上頭條,‘腿’、‘胸’、‘頭髮’…
行走的熱搜體…
本來嘛,你上你的熱搜,我賺我的票房還有口碑,你好、我好、大家好。
偏偏有人想找事。
大概是覺得不能環境這麼平和,必須要讓形勢緊張起來,只有緊張起來了,粉絲們才會力挺偶像…
白小飛再怎麼隨便也受不了被人這麼詆譭,果斷接了渣浪的專訪…
……
“為什麼要選擇張山?”
第一個問題就是詢問角色。
白小飛想也沒想,直接回答:“我選角色的一個宗旨是找到最合適的人來演角色!劇本創作的時候,我就已經考慮到了山子,他的形象就帶著一些痞氣,再說了,山子的演技我是放心的!”
“公司有建議你選擇一些比較有知名度的演員嗎?”
“是這樣的,我的戲,在選角方面我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當然,公司從演員的票房號召力方面建議我選擇一些觀眾比較臉熟的,知名一點演員,不過,我還是覺得《天堂之門》還是能收回成本的…”
白小飛依舊回答的很快。
“所以,您本人對於現在的票房成績也很驚訝?”
“確實挺驚訝的,我們做導演的,最基本的述求的就是透過票房回本,不要讓投資人虧錢,這個目標,第一天就已經達到了,之後的票房成績我覺得純粹是觀眾的厚愛…”
說這話的時候,白導演臉上一點波瀾也沒,好像十億票房對他來說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