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閒聊了幾句,白小飛提出告辭,周黎名也沒有挽留。
都是有工作的。
……
白小飛走後,周黎名拿出筆記本,開始寫影評。
這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白小飛願意接受他採訪的原因——希望他能幫著《乘風破浪》說說好話!
影評人當然要保持一定的客觀性,但在客觀的同時也可以有自己的喜好。
周黎名很喜歡《乘風破浪》!
“春節檔的重量級影片都願意玩“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策略,主創忙著接通告做採訪上節目,但就是不讓大家提前看到影片。《乘風破浪》傻傻地早早地安排媒體和影評人看片,一點也不懂得飢餓營銷。”
“如果不是對電影有著強大自信,估計他也不敢這麼幹!”
“看了影片,我才明白,白小飛為什麼敢把影片拿出來預映,但卻不打算跑碼頭做宣傳。原因很簡單:他對這部影片有充分的自信,他相信會有口碑,而口碑可能需要一個強轉折,就像影片中最搞笑的那個場景。
這種口碑的轉折甚至在觀影過程中都會出現。當鄧朝試圖勾引趙莉影,我立馬想到了《回到未來》中的類似情節,心想,一定有警惕和覺悟非常高的影評人站出來,指責白小飛剽竊。這不,片尾字幕中居然鳴謝了《回到未來》及其他時間旅行的經典作品。”
“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的很清楚,《乘風破浪》的故事架構完全沿襲了這一類回到過去的型別,不同的是導演的影像風格!”
“對我而言,最大的“轉折”是對白小飛敘事能力的重新認識!”
“我頗欣賞《敲開天堂之門》,但那是一部公路片,敘事的散漫是揚長避短的招數。看完《乘風破浪》,我驚訝於白小飛的聰明。還是那個白小飛,但更會講故事了,而且節奏把握得那麼妥帖,沒有一絲新人的生澀和任性。應該說,在當今中國喜劇電影中,白小飛這部是偏高階的,儘管沒有伍迪·艾倫作品的文人氣質,也沒有社會批判喜劇的尖銳性,但勝在有觀察、有追求,且風格有新意,堪稱“小鎮風尚喜劇”——笑料沒那麼密集那麼瘋狂,但包袱不低階。
當然,最精彩之處是鄧朝意識到趙莉影真實身份那場戲,荒唐中略有一絲辛酸。社會性的幽默則來自觀眾的事後諸葛亮,比如房價和影碟機價格的變遷,神來之筆則是董健扮演的小馬,其真實身份的暴露跟趙莉影那處一樣搞笑,但更耐人尋味。
整個故事的骨架並沒有什麼新意,無論是時光倒流幾十年還是父子情,都是拍了又拍的陳舊套路。
還是那句話,關鍵是看細節!
很明顯,這部《乘風破浪》很有白小飛電影的印記!
除了人物設定,場景設定也是亮點。
江南小鎮大家並不陌生,但這不是旅遊景點中的江南小鎮,而更有生活質感,填補了大都市和大農村之間的銀幕空白。我這麼說倒不是否定其他影片曾採用小鎮背景,但就我所感,《乘風破浪》中的場景確實帶給我一定的新鮮感。當然,這跟取景角度及場面排程也有關。”
“
當然電影也存在一些缺點,轉場和銜接的略顯生硬影響了影片的節奏,主題太過直白的表達給觀眾少了回味的空間。
最喜歡最後一幕,白正太問白浪,為什麼你車開的那麼好?白浪轉過頭,意味深長的講:遺傳。
多俗氣多老套多陳詞濫調,卻再理所當然不過,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
媒體點映場口碑不差。
大部分影評人、媒體都給了8分以上的評價。
通稿一宣傳,立刻成了‘《乘風破浪》口碑爆棚,瞄眼預測票房或將破15億!’、‘我給《乘風破浪》打9分…’、‘白小飛導演第二部作品即將上線,點映口碑爆棚…’
通稿發的很及時,距離電影正式上映還有兩個星期,這段時間真是發力的時候!
微博、豆瓣、時光網,包括瞄眼,充斥著《乘風破浪》高口碑的言論。
粗略算了一下,至少砸了三千萬!
看來永盛對《乘風破浪》很重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