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吧,策劃叢書只是冰山一角,你們想是想看,我能發出來一堆的東西!
要看嗎?
白樺比我想象的還要骯髒。
網際網路時代,做人要比以前更加的正直磊落才行,可惜,他的一些朋友沒有對他做的爛糟事做任何解釋,居然說我挖人老底,沒有修養。
怎麼,我用事實說話,也叫沒有修養?
我敢保證,我說的都是真的!這樣的人居然還有國務院津貼,如果我是白樺,早就羞愧難當,找個地方上吊自殺算了!
他居然像沒事人似的,接受採訪?
部分評論家臉皮就是異於常人。
某些評論家收人錢說人話,收鬼錢說鬼話的,書名都寫錯楞能進行評論的,阻礙文學發展的文學評論家該說的就說完了。
看到作家盧天明的一些言論。
我估計盧天明連事情來龍去脈都不知道,功課也沒做好,看到自己朋友被人罵了,就趕緊跳出來幫忙!
聽著,這是關於文學評論家是否乾淨和所謂主流文學的文壇有多迂腐觀點的爭論,不是長輩教訓晚輩。
別把中國文學搞的跟敬老院似的。
“白樺為什麼沒有權利批評他?白樺是社會公認的文學批評家,批評家不進行批評,還算什麼批評家?文學作品一經發表,就應該接受社會公眾的檢驗。我們現在的文學界,缺少的正是肯站出來說真話的批評家。”
白樺當然可以批評,但他算哪門子說真話的批評家。
白樺的職業道德我們也不是不知道。社會公認的文學批評家就那道德,真是社會的不幸!
還有,別動不動就聞歌、紅小兵啥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對了,我還在拍戲,沒什麼時間搭理你們,要是有時間的話,不妨搜尋一下‘文壇腐敗’,絕對比任何、電影都要精彩,記住一定要加一個魯迅文學獎!”
……
魯迅文學獎,是一個原本與魯迅毫無關係的獎,一個獨立自由反叛的文學鬥士形象在死後多年依然被體制挾制,年復一年的在文化官僚大國生產出文化怪胎。
我們來看看魯獎評選的指導思想:以…為指標,按照…的要求…
這麼說吧,魯迅先生如果活著,寫了《阿Q正傳》,有沒有可能拿魯獎?
別逗了,魯迅的脊樑是最硬的,如果他活到現在,如果他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魯迅,沒有被歷次的狂風暴雨壓彎脊樑的話,那麼他就不可能以別人的什麼來指導自己說話和寫作,他會只忠誠於自己的判斷和良知,因此他的言論和作品恐怕要劃入“非主流”乃至“負能量”的,我們能否聽到他的聲音、看到他的作品都是未知數,更別說他獲獎了——儘管那是假借他的名字設立的獎項。
上屆“魯獎”,詩人柳忠秧以全票獲獎。很多事情,一旦出現“一致”、“全票”,就比較可疑,需要打一個問號。果然,對柳忠秧獲獎,鄂州作協主席方方立即發文,曝光柳詩人賄選。一時間文壇唇槍舌劍、烏煙瘴氣。
其實,談論魯迅能不能獲得“魯迅文學獎”,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因為老先生如果活到今日,以他的骨氣和筆鋒,怕是要擱筆的。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太祖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