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艮是李天林的弟弟,哥倆當初是青衣社的柱子。
當初,白正去世,青衣社大當家沒了,一時間軍心渙散,小白初掌青衣社,提出了誰要是想走,他絕對不挽留。
然後,李天艮離開了…
這在小白看來很正常,企業經營嘛,本來就是同行之間各種跳槽,彼時青衣社前途未知,而大斌的相聲社名聲正酣,李天艮才娶妻生子,跳槽到喜劇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李天林這樣傳統的藝人看來,就屬於不可原諒。
你丫是白正一手提拔出來的,先不提什麼知遇之恩湧泉相報,單是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你丫離開了青衣社,就屬於背叛師門!
傳統藝人是很在乎這些的。
馬鈺道長私下裡傳功郭靖,為毛要讓郭靖隱瞞?
還是擔心七怪知道了面子上過不去!
尤其是柯鎮惡,嘴炮從不輸人的傢伙!
你想想,連武俠都有這方面的描寫,可見,傳統藝人對於門楣這件事有多看重!
前段時間,陳寶蓮跟小白說了,以前青衣社旗下的演員有不少想回來的,其中就有李天艮。
話說青衣社起來之後,佔據了西虹市大部分的戲劇、話劇市場,大斌的相聲社地位一落千丈。
市場就這麼大,多了一個吃飯的,另外一個肯定吃的少了!
所以,相聲社的生意越來越差,相應的,旗下的一堆人待遇也跟不上了,以前一場演出,李天艮能拿2000塊,現在只能拿不到300…
快養不起家了!
這個時候,他想回青衣社…
小白覺得挺好,這幫人之所以跳槽,肯定是因為有絕活在手嘛,否則,人家也看不上!
現在回來了,青衣社也會跟著壯大起來…
當然,他現在說話不算,當家的是陳寶蓮,演員們最服的則是陳繼禮老爺子…
得需要他倆點頭,才行!
……
老實講,做電視劇比做電影要複雜點,不是指製作流程,而是那些或明或暗的規則。
電視劇的盈利模式通常有四種:一輪播映權、二輪播映權、音像網路播映權和海外播映權。
在整條產業鏈中,電視臺處於絕對強勢的地位,以央媽為最,其次是上星衛視,再次是地方臺。
每個電視臺都有自己穩定的合作伙伴,新人想分一杯羹,難度極大。
即便電視臺買了你的劇,也不一定播出,即便播出,也不一定播完,即便播完,也不一定在黃金檔,收視率是全部基礎。
國內每年出品的電視劇數以千計,最終能上檔的不足十分之一,除了靠質量,有關係才是硬道理。
所以,很多電視劇掛靠的監製是張國粒、韓三爺,即使他們跟電視劇本身沒有一點關係…
而且這筆就監製費用很高,八位數起步!
當然,這筆錢花的值,沒有這筆‘中介費’,你的電視劇很有可能找不到播放平臺!
還有一種,就是砸大明星!
周訊、孫麗、楊天寶為什麼要價那麼高?
演技或者人氣擺在那,有她們加盟,就已經確定了專案是盈利的!
你要價一個億,總投資漲到4億,電視臺會出高價買斷播放,然後有廣告商瘋狂趕來,最終買單的是觀眾…
當然,最近幾年,央媽地位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