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凡是文藝青年,都有過周遊世界的夢想。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砍柴、周遊世界!
你看,海子的夢想就有周遊世界!
當然,他還夢想有一所海景別墅——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知從何時起,“文藝青年”這個標籤式的稱謂就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了。
喜愛文化藝術的年輕人,都可被稱之為“文藝青年”,甚至包括那些喜歡泡在獨立咖啡廳裡讀張小嫻、安妮寶貝、安意如,與文化藝術毫不沾邊的人。
因而,文藝青年被簡單粗暴地貼上了三個標籤:書、咖啡和人文主義精神。
書和咖啡都是任誰都可立即上手的,但人文主義精神為何物呢?沒關係,這種虛無的東西說說便可,不必認真。畢竟沒人會深究你是更富於人文主義精神還是馬可斯主義精神…
白小飛從來不敢說自己是文藝青年,頂多稱自己是讀書人。
木心先生在聞革遭到迫害期間,說:想死,但想想藝術對於自己的教養,又捨不得死了,死了對不起藝術的教養。
這才是真正的文藝!
小白當然不算真正的文藝,但他也有環遊世界的夢想!
上輩子沒時間,也沒錢,主要是沒錢,周遊世界的夢想僅僅只是夢想…
衝了個熱水澡,裹著浴巾回到客廳,然後有點驚奇的發現外面居然下雪了…
話說烏克蘭的天氣真是多變,剛才還是霞光普照、萬里無雲,好在雪不大,持續的時間也不長,慢慢變成了小雨,滴答答下個不停。
換上自帶的睡衣,躺在床上看電視…
嘰裡呱啦說著俄語,小白徹底蒙圈。
如果是英語,還能根據劇情連蒙帶猜,八九不離十,俄語,他真的一點都不懂。
得虧了跟蘇聯老大哥徹底分手了,否則多學一門俄語太要命了…
……
早晨,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
透過陽臺看向窗,房屋、車輛、樹木都被小雪覆蓋,銀裝素裹的樣子顯得萬物寧靜,悠然清遠。
也不知道這裡有沒有俱樂部之類的地方,可以直接感受東歐妹妹的風情。
畢竟語言不通,他又不是那種單純依靠顏值就能輕鬆擺平姑娘的人…
話說國人,尤其是中國男人在海外名聲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好色…
跟韓國人一樣!
到了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打聽哪裡有可以花錢消費的地方…
從酒店出來後,小白倒也沒有急著參觀聖索菲亞教堂或者佩喬爾斯克修道院,而是駕車去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在烏克蘭的地位有點類似天安門廣場之於中國,最近幾年,烏克蘭大型政治事件都在這裡發生,橙色革命或者是政治示威…
是這樣的,烏克蘭的建築風格,或者說整個歐洲都帶著明顯的基督教的烙印。
其實烏克蘭挺可憐的,作為全球範圍內,近期遭遇戰火的國家,他們的經歷是我們這些和平年代的人沒法理解的!
獨立廣場東北角那棟被燒燬的、曾是抗議者總部的建築,被一塊巨大的宣傳畫蓋住,上面是一段掙脫了的枷鎖,寫著“自由是我們的信仰”。
廣場的各個角落,殘存的蠟燭、花束、遺照,紀念在兩年前冬天的示威中喪生的人們。
簡單吃了頓中飯,小白沿著大街漫無目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