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擺渡人》和《長城》把這種情況推向了巔峰。
一路飆升的票房看似壯觀,但其實遠遠不及片商最初的設想。
於是他們把矛頭指向了電影評論平臺,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的“優秀“作品遭到了奸人的迫害。
但群眾是有腦子的,即使之前上過當,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
2017年春節期間,《功夫瑜伽》《大鬧天竺》《西遊伏妖篇》是小鮮肉模式的最後一次收割。
很多人認為,2017年結束之前,國產電影的風向必定會改變,正式撥亂反正!
但沒想到,在7月的時候,改變風向的電影就來了。
《戰狼2》的成功包含了天時地利人和,它也是觀眾反對小鮮肉模式的一次集中性爆發。
和《戰狼2》最直接碰撞的,就是《建軍大業》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客觀來說,《建軍》拍的還是不錯的,虧在,它的兩位老大哥,《建國》和《建黨》敗了很多的路人緣。
要說前兩部,其實也是小鮮肉模式的雛形,不同的是它們用的是所有的明星的人氣。
《建軍》在宣傳期,就已經因為使用大量小鮮肉,遭到了觀眾的異議。再加上前兩部同型別電影讓觀眾對它失去了期待,票房上不去,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但不具備直接挑戰《戰狼2》的實力,而且剛好趕上了《戰狼2》的爆發期,更顯得可悲而可憐。
對比前兩年小鮮肉參演的小情小調的小成本電影動輒都3、4億的票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種大製作的4億票房,簡直微不足道。
……
這個時空,正好是先鮮肉大行其道的時代,白小飛今天拍攝畫報,第一次跟小鮮肉接觸。
說實話,他還挺緊張…
其實他對小鮮肉這個名詞沒有什麼偏見,人家能賣出好身價,爹媽生了長好臉或者整容醫生足夠牛逼,你有什麼好抱怨的?
當然,他也惹不起小鮮肉…
以前做執行導演的時候,跟過一支由鮮肉派擔當主演的影視作品,好像叫《少女》,記不太清了。
男一號就是一個跳舞出身,根本不會演戲的流量擔當。
人家雖然不會演戲,可人家架子夠大呀!
一出來就像好萊塢明星,前面三個後面四個圍著他…
抵達拍攝的工作室,白小飛傻眼了,就只有他一個人按照約定的八點鐘到了…
除此之外,五百多平米的攝影棚內,就剩幾個工作人員在不停的打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