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關龍套的電影有很多,星爺的《喜劇之王》就是其中的典型。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小人物追逐夢想的故事,橫漂嘛!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你可以叫我跑龍套的,請不要在前面加上死字!”
感動了很多人!
據說《美人魚》宣傳的時候,很多人就是拿著這個臺詞宣傳‘我們都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嘆了口氣,黃良端起白酒,抿了一口,接著說:“其實,我心裡也很清楚,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戲,市場並不買賬,投資人看不上也正常!”
“…現在的電影市場看似繁華,但真正賣座的還是隻有那幾個題材!”
白小飛也跟著抿了一口。
其實,很多正規電影學院出身的導演、演員,他們是真的不願意拍一些太過匪夷所思的作品。
大家都是堅定不移的走現實主義路線的人!
“投資人現在學精明瞭,一聽我這個戲不準備找有名的演員,立刻就搖頭了!”
這個沒辦法,很多路人觀眾只願意看幾個有名演員的戲。
這是應該的,想想他們經過了多少部作品積累下來信譽…
知乎上有個問題:演員真的不知道自己拍的是爛片嗎?
他們大部分人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
只不過由於各種尷尬的原因,不得不走上這條任重道遠的路。
我國著名導演兼演員徐光頭,在2010年主演了電影《嘻遊記》。
這部電影由沒有演技的快樂家族出品,並且動員了五大當家主持傾情演繹。
所以電影的氣質一不小心就被快樂大本營影響,成了一部惡俗又山寨的國產爛片。
同時它也成為光頭出道以來參演過的最爛影片,為他的近乎完美的演藝生涯添了一道黑。
學院派出身的光頭怎麼可能不知道《嘻遊記》是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