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把這一代人跟上一代人比較。
然後得出結論,一代不如一代!
不僅是在中國,全世界都一樣,美國亦是如此。
好萊塢黃金年代指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希區柯克、庫布里奇為代表的那一批導演。
在現在這幫人看來,他們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明明只是一個很自然的鏡頭,在這幫人看來卻有著另外一層含義。
學院教學的時候,會有拉片會,所謂拉片會就是把電影的鏡頭按照幀數,一點一點分析,老師通常會說:這個鏡頭代表了作者在創作時候的野心之類的…
永遠不要相信老師的話。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
問,魯迅為什麼要這麼寫?
標準答案相關於社會背景作者責任寫作手法等諸如此類,大段一看就覺得非常“不明覺厲”又好像挺有道理的解釋。
“棗樹比喻的是頑強鬥爭的戰士,對抗著奇怪而高的夜的天空…”
或者“一顆是棗樹,自然就會引起一個新的話語期待,而現實是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
大師嘛,他放個屁,都有人研究為什麼這個時候放!
人家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反正《野草》又不用背誦…
電影圈也一樣,人家就是有這個表現意圖,有什麼可研究的?
偏不,總有一群人感嘆生不逢時…
他們瘋狂崇拜上個年代,嘴上說著大師璀璨,民國多文豪…
不是,您要有這閒工夫,把你的想象力發揮到網文上,沒準還能成大神啥的…
……
《夏洛特煩惱》,故事還在繼續。
片頭裝逼完敗的我承受不了屈辱,一路鑽進了男廁所,砸破了玻璃洗了個頭趴在馬桶上睡著了。
醒來之後我發現我穿越回了學生時代,我的同學們都是lo逼而我已經是個比他們多裝了二十年逼的人了。
於是我踹了老師、燒了窗簾、親了女神——我才不是多年惡氣無處散,我只是一個三十幾歲的孩子。
接著我發現我老媽還活著——然而後來她除了裝個鏡子被我同學上了就沒有其他什麼戲份了…
我so開心,因為我發現很多流行歌曲大家都沒聽過,於是我開啟了我的大裝逼時代。
首先我跟我原配馬冬梅分道揚鑣——你爹後來去做奇葩說了不要找他了他過的很好,接著我每天都跟女神打情罵俏——因為我唱歌好好聽,最後我還被那姐賞識去春晚唱歌了——一舉擠掉了沖天炮的那個小碧池。
啊,拋棄了原配,利用別人的才華上位,與心愛的女人喜結連理,我是人生淫家。
但是...
我還是沒有停止我裝逼的步伐。
都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我中年夏洛也有煩惱。
我不喜歡在遊艇上跟嫩模群P,也不喜歡在家抱著34D胸的老婆吃水果,無聊的我連覺得打選秀歌手出身的周截棍雙杰倫都木有意思了。
難道人生已經到了無逼可裝的地步了嗎?
這時候曾經的情敵出現帶給我前任的好訊息,啊不是壞訊息,原來這個痴心女竟然為了我戳了人賣了房…
我去找了我的原配原配——她做得面還是辣麼好吃,
她還是住在我們曾經生活得筒子樓裡——果然窮是因為她而不是因為我。
她竟然跟一個智障男結婚了——媽的明明當時還是我給你出招追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