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是一種很奇特的職業,是體驗世界奇妙的一個過程。
你能體現從冬天突然轉換到夏天的奇妙,能跟隨角色的情緒開心和悲傷。
當然,如果太過沉醉於角色中,或者說角色的魅力太大,演員很難從中間走出來,這個就是傳說的入戲!
其實,演員想要演好一個角色,入戲是必然的!
體驗派,最基本的就是代入情緒。
只是入戲也分層次,高興、悲傷的表情永遠就那幾種。
對於面癱派來說,所有的情緒都可以古井不波來形容,代表人物當然是百花影帝李先生!
無論是震驚還是悲傷,全都融進了那雙眼睛裡——你能感受到他的演技嗎?
拜託,人家很努力的!
不過,有些演員的臉雖然面癱,但一雙眼睛足夠靈動。
光是眼神就能把你吃的死死的…
呃,請忽略《捉妖記2》還有《擺渡人》吧…
如何才能讓觀眾更多的體會到人物?
首先得讓演員本身相信自己已經進入角色。
如果連你自己都覺得沒法相信自己的角色,那怎麼指望觀眾相信你?
所以,很多對錶演特備尊敬的演員,會為了角色付出很多。
最有名的當然是希斯萊傑,為了演好小丑,他把自己鎖在倫敦旅館的房間整整一個月,每一天都透過紀錄研究小丑的聲音和習慣動作,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可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前,他就因用藥過量而死亡,有人說他是因為入戲太深,難以從小丑這個角色脫離出來,不堪精神壓力而依賴藥物,抑鬱服藥而死…
眼下,張山的情況有點像抑鬱症前兆…
……
“怎麼一個人坐在這?”
白小飛叫來一紮啤酒,給他倒滿,自己也滿上。
“…心裡難受。”
張山舉杯跟他碰了一下。
“難受?有什麼難受的,說來聽聽,讓我這個導演開心下!”
“(→→)”
瞅了眼幸災樂禍的白小飛,張山突然很想打人,好在白導演很機智的轉換了話題:“後天就殺青了,有什麼打算?”
“…回去看看經紀人有沒有給我聯絡什麼劇本…”
“別了,我這有個專案,挺適合你的!”
光喝酒,沒有下酒菜很傷胃,於是,白小飛又要了幾個串還有幾盤冷盤…
“…什麼專案?你當導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