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你懂,這個節目最大的梗就是要一口氣說大段的臺詞,讓觀眾感覺得演員的悲催…”
這幾年,韓國綜藝大肆流入國內,然後韓國小品也慢慢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最開始,當然是業內人士關注…
“收視率帝王”“死亡討論”“選角”等等橋段多次出現在國內眾多喜劇節目中,這些最開始都是韓式小品的段子!
挺尷尬的,能不能別再指著一隻羊薅了,好歹也讓我們看看歐美這兩年有啥好的喜劇節目唄。
其實韓式小品的特點就是綜藝式的表演,或者說反轉劇!
如果接觸西方的戲劇訓練和喜劇構成,能感受到韓國表演技術來自歐美舞臺。
技術和新理念的東西,對於文學藝術來說,總是皮。肉還是內容,是真正民族的東西,這是很難被替掉的。
“韓式小品”和我們小品的特點和優長是有矛盾的,他們重演輕詞,形式感強,比較遠離生活細節,以它的新奇很快佔領電視綜藝和晚會,給觀眾新的刺激。在我們對傳統小品審美疲勞的今天,它火了,這很正常。
但如果以此為方向,不但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捨本逐末了。
因為它不僅不是我們擅長的,其實還不是我們愛看的,它不在我們審美習慣的核心部分——流淌在血液裡這話不是白說的!
我們從一百年前開始學西方戲劇,結果怎麼樣?譯製片似的表演被淘汰了,BJ人藝的表演立住了。
所謂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小品也一樣,韓式小品不應該稱為主流,也不會成為主流。
……
“…那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
“你說這個是想做什麼呢?”
“…什麼也不做,等待事情發酵…”
這個時空有一點很好,大眾對於版權還有原創的要求比原時空高的多!
一旦被人揭露你這個作品是抄襲的,等待的只有退賽!
對於白小飛來說,這是好事!
總決賽只需要四組喜劇人…
賈琳他們退賽了,等於白小飛他們的對手只有喬山、修瑞。
“別說了,現在要決定下一組出場的喜劇人了!”
打醬油的小九一直盯著電視在看,此時,已經表演完的喬山從玻璃杯裡抽出下一組出場的喜劇人,然後把卡片遞給了吳波。
吳波拆開信封,看了一眼,笑了笑:“…下面要出場的喜劇人是…”
“你摸摸我心臟,跳動的好厲害!”
楊藍抓住白小飛的右手,突然說話。
“…真的嗎?不太好吧,有攝像頭!”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白小飛卻猶豫了!
“…滾!”
楊藍也‘反應’過來,很嫌棄的甩開了白小飛的右手…
“我…”
媽蛋,讓摸的是你,不讓摸的也是你,管我屁事?
嘖嘖,女人啊!
“…來自青衣社的白小飛還有他的搭檔,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