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是《喜劇人》,雖然《梨之園》是情懷之作,感嘆傳統藝術漸漸流失的無奈,可喜劇的目的總歸是逗樂觀眾!
《梨之園》這個節目評價很高,遠超過高曉攀之後的《小先生》。
原因很簡單,《小先生》不是那種讓人發笑的作品!
看過陳佩斯老師的演講,就會知道一個本質的東西,觀眾笑這件事只跟情景有關。
人只會在特定的情景裡笑,使人有優越感的情景。
讓觀眾發笑,他們就需要永遠是旁觀的,間離的。他不會對劇中人物產生同情心。
讓人發笑的角色,一定是個倒黴蛋。
高曉攀的《小先生》,尷尬在很難讓觀眾進入到他營造出來的情景中…
更別提笑了~
創新也要遵守基本法則啊!
仔細推敲敘事內容之間的起承轉合生硬,無內在邏輯,裡面的遣詞造句,感覺很多都是為了拽文而拽文,所以詞不達意,給人的感覺是莫測高深,但細琢磨卻不明就裡。
《小先生》是個教書的,自以為天下沒有難不倒他的,可是他真的不是天才。資質平平的你即使窮盡一生,也留不住那個本不屬於你的“姑娘”,賣的也是情懷,只不過,賣的是小情小愛,小格調!
相比較來說,《梨之園》確實大氣上檔次了一些。
而且,《梨之園》的故事很容易理解,咱們看個喜劇小品還得猜他想表達什麼,太累了!
……
《喜劇人》的舞臺上,表演還在繼續。
三個師傅剛好打了個照面。
梅雁舒朝白小飛嚷道:“寶貝,我這兒可還等死呢!”
李天林也喊道:“爺們我等你下葬呢!”
盛一雲更是不甘示弱:“你到底娶不娶我呀?”
三位師父立刻回過神,三人大眼瞪小眼:“誒?誒?誒?誒?”
白小飛剛上臺的時候就說了‘三位師傅誰也不服誰!’
梅雁舒先開口,苦口婆心外加痛徹心扉叫道:“你學點什麼不好啊?”
李天林附和道:“就是說呀!”誰知道梅雁舒恰如其分的突然來了句:“你學快板?”
“說的…”李天林剛想接著說,突然回過神來,勃然大怒的轉頭看向梅雁舒!
梅雁舒繼續的批判:“呱唧呱唧呱唧,那是噪音吶!”還特意轉頭看了眼李天林道:“對不對兄弟?”
李天林學了一輩子快板,你當著他的面侮辱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