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來就是吃這碗飯的,但是要讓他們適應《喜劇人》的節奏,這個就需要一個合適的本子了。
白小飛想了半個小時,琢磨了一個本子,《梨之園》,就是高曉攀、尤憲超一群人在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第一季總決賽裡表演的節目。
這個節目很好,既有深度,又蠻搞笑。
臺詞什麼的都不錯,雖然快板、大鼓、京劇三段的插入式表演有點割裂和讓人跳出當時的情景,不過後面的收尾是點睛之筆,尤其是‘相思賦予誰’的BGM起來之後,整個小品的格調被提升了一大截。
勝在大情懷上!
之所以沒能難道好名次,除了這兩人名氣不夠,最主要的,很多地方不合適,還有就是對手太強大!
節目的不足之處很多,比方說對於調錶的解釋不是很到位,讓人覺得比較奇怪。
還有那個京劇師父劉宸,他在最後只有一段打戲,觀眾有點懵,京劇應該由唱啊?您光拿著達到揮舞,那也叫京劇?
其實,並不是劉宸不會唱,人家是京劇科班出身,主攻文丑行當,有不少代表作,嗓子肯定沒問題!
可是,要考慮時長啊!
《歡樂喜劇人》一檔節目最多隻有15分鐘,除了‘宋小寶’團隊,人家是收視率保證!
即使你唱了,估摸著最後也會刪減…
西虹市電視臺很好,《喜劇人》的播出時長兩個小時,加廣告的話,至少三小時。
別說刪減喜劇人臺上的節目,他們還會播放一些排練的場景!
時間上沒有問題,更關鍵的是,《梨之園》想要表達的是對傳統曲藝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傳承的惋惜!
有逼格,有深度,演員都是現成的。
唱京劇的有梅叔叔,打快板的王天林,差一個大鼓的阿姨…
……
“陳爺爺,您看看這個本子怎麼樣?”
陳繼禮接過本子,仔細看了一會:“立意很好,但好像跟咱們‘青衣社’沒什麼關係?”
“怎麼沒關係了?演員我準備找梅叔叔還有天林哥…”
“我的意思是咱們是個話劇社,就不能表演一個話劇節目?”
“…話劇節目當然有,可是,時間上來不及,而且民族性的東西,題材上就佔了便宜,第一期,就先用這個,第二期我再想辦法用話劇的形式結合小品…”
這個時候就不要講門戶之見了!
“…行吧,你去找小梅還有天林對詞去吧,爭取後天能透過試鏡!”
陳繼禮點了點頭。
“不是,陳爺爺,我這還差一個演員,一個能唱大鼓的女演員,您有認識的嗎?”
老爺子縱橫江湖幾十載,能入他法眼的專業性肯定差不了!
“…大鼓這東西咱們南方不怎麼流行,我也不認識什麼唱大鼓的…”
白小飛突然意識到了什麼,趕忙問:“那咱們這邊流行什麼形式的曲藝?”
“彈詞、評彈…”
“…那您幫我找一個彈詞的,我把本子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