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入京
秋風西來,微微有了寒意,有些喬木望風而凋,樹葉早早就變黃了,被稍大的風一吹,登時脫了枝頭,飄零下來。《》
天時蕭殺,人心亦然。
一路所見,所聞,所觸,讓陳劍臣的心情直接跌落到了谷底。國家大勢,民生氣運,敗壞的程度遠超預期,簡直說千瘡百孔不為過。
其中原因,除了皇帝一系列的苛政外,還有天災**在推波助瀾。洪水、旱災、地震、蝗蟲,諸多自然災害在王朝各地出現,真是雪上加霜。
作為過來人,陳劍臣很容易就想到在許多古書裡面,關於王朝毀滅的前兆,林林總總,不外如是。
那麼,天統王朝呢?
嬰寧習有望氣之術,《望氣術》,不過修為不精,只能在小範圍內觀望,分辨氣息,對於國家大運卻不能推算演化。否則還能施展出來,看一看,從而做到趨吉避凶的效果。
然而很多東西,就算不用道法探索,也是能看出來的。
正明帝新政一來嚴苛,而來執行得雷厲風行,不曾給半點民眾喘息的空間,屬於高壓政策,這麼一壓下來不出事才怪。
再加上適逢其會的自然災害,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許多人都憋著一肚子的怨氣、恨氣了。《》
人們百姓,最為樸素,但再樸素,如果活不下去了,哪怕面對天王老子,都敢揭竿而起。
其實各大州府都有了暴亂的苗頭,賊寇叢生,只不過很多事件都被當地官府就地鎮壓了下去,沒有上奏天聽。
說起來,坐在金鑾寶殿,高高在上的正明帝到底知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動盪不安,滿城風雨?
陳劍臣表示懷疑。
雖然皇帝貴為天子,統治天下,予取予求,不過其足不出紫禁城,就算有其他的訊息渠道,但也不見到了解很多。
言路蔽塞,民不達上聽,一向都是王朝特色。
只是奸臣當道之說,也沒有太大根據,各部大人,其中不少奸佞,但他們的權勢遠未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從各方的訊息資料綜合來看,只有正明帝說了算,而不是被架空,被擺弄的傀儡皇帝。
這麼說來,其中玄機就多了,煙幕重重。
唉,既然現在入京,有機會的話,要好生觀察一下才好!
陳劍臣很快有了分寸。聖堂最新章節
朝廷無道,局勢動盪,亂世跡象已現,這一亂起來可真不得了的。當王法失去了約束,當道德斯文一敗塗地,必然致使秩序崩潰,殺人、暴亂、搶掠,乃至於人吃人,什麼境況都會發生。
正所謂“寧為太平犬,不為亂離人”。人在亂世,便如水中浮萍,根本無法掌握住自己的命運。
大勢如潮,傾覆旦夕,陳劍臣可不認為自己目前的情況足夠強大,能在亂世中讓自己,以及家人們保持安康。
必須尋覓另一個楔子!
這也是陳劍臣赴京進讀國子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