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首訂!)
陳劍臣觀察對方,一個是道士裝扮,身材中等,相貌堂堂,頂上扎個道髻,橫插一根碧玉簪子,顯得有一股富貴之氣。他身穿道袍,揹負一方木匣子,估計裝著各樣傢伙在裡面;腳下青布鞋,鞋面上竟然滴泥不染。
從這一點看來,確實有些門道。
旁邊的小廝,二十歲出頭的青年模樣,一身溼透,頭上的雨水還來不及擦乾呢。他同樣打量起陳劍臣兩人,問道:“兩位是?”
陳劍臣回答:“我是來貴莊借宿的,先前已麻煩管家通報了。”
小廝哦了聲,不再理會,開始叫門。
那道士眼珠子溜溜然一轉,隨即頭昂起,像一隻驕傲的公雞。
很快,大門開啟,那老管家走出來,見到小廝帶著道士,笑容馬上堆到臉上:“阿水你請到凌風真人了,快進廳堂,老爺正等著急呢。”
阿水便帶著凌風真人昂然進去了。
隨後老管家對陳劍臣道:“公子,我家老爺已答應讓公子借宿,請隨我來。”
“多謝了。”
——在天統王朝,出門在外,長長遭遇住不上客棧的時候,借宿,便成為一種常見的過夜方式。
老管家帶著他們進府內。
抬頭一看,雖然天sè漸晚,看不甚分明,但顯然是一個大莊子。想必莊主人非富即貴,才能坐擁如此對方。
“呵呵,敢問老管家貴姓?”
那管家忙道:“叫我做老李便好,隨我家老爺的姓。”
陳劍臣點點頭:“小生觀府上架構別緻。可見貴府老爺xiōng中有溝壑呀。”
老李笑道:“公子遠道而來,不知我家老爺名諱倒也正常。我家老爺乃是一退休官員,在任期間,曾官至禮部部郎,故人皆稱李部郎。”
——部郎,即為六部郎中,員外郎,分章各司事務,地位次於尚ì郎等。算中等官員。
“原來如此,倒是小生失敬了。”
寒暄著一路走,旁敲側擊的,倒了解到一些關於李府的情況。
那李部郎。名“鼎”,從朝廷退下來已五年了。退休後就回到家鄉養老,閒暇時尋親訪友什麼的,倒算是逍遙自在。
當陳劍臣問到李府請道士上門,是否要做什麼法事時,老李腳步一滯,明顯不自然起來,道:“這個公子就莫要多問了。住過一晚,明天上路即可。”
“倒是小生多嘴了。”
一路走,彎過一條曲折的走廊,到了一處偏房外。
老李開啟房門,做個“請”的姿態:“公子請進,我家老爺聽說你是讀書遊學的書生。本想請公子到堂上一敘,無奈臨時有事發生,無暇抽身,故招待不周之處,還望公子多多包涵。”
陳劍臣道:“李管家太客氣了,出門在外。能有一室安身,已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