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岸來,陳劍臣換乘馬車,直返胡莊。坐在車上,他凝神靜氣,一直在感應泥丸宮裡的魂神世界——那尊儒生形象自從在鐘聲的敲打之下浮現,就一直站立在那裡,恍如靜止,凜然不動。雖然只是背面,但也能領略到箇中風采,不像那些道祖的飄然出塵,不沾絲毫煙火味;也不像佛祖的滿面安詳,慈悲都堆積在臉上;而是青衫磊落,蕭然獨立,背立望遠方,心有憂患,留給陳劍臣一個瘦削而堅挺的背影……
有儒像的存在,先前被鐘聲敲碎的浩然養吾劍很快就又恢復成原貌,漂浮在虛空內,不過顏色有了幾分黯然。
陳劍臣深信,如果那儒生形象沒有及時出現的話,自己絕對會在飛來鐘的鐘聲中大受創傷,浩然養吾劍想要恢復過來,起碼得三月之久。
自己的心門,被一位儒生形象鎮守著……感覺非常玄妙,有一種相伴之感,再不復昔日的孤寂無助。
對於《三立真章》,陳劍臣的理解認識更加深入一層。先前之時,嗤嗤嗤,文章之上一排列的字型依次點亮,看上去,巨大的篇幅之上,已有不小的篇幅字樣全部發亮起來。
一百一十五字!
仔細數落下來,數量已達一百一十五字,字字珠璣,熠熠有光,遠遠一望,璀璨耀目,好像天上的星辰。
——突破神速,這速度之快就連陳劍臣自己都大感意外,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釋然了。不管修道或修佛,他們境界的提升絕非單靠打坐冥想就能夠達到的,更需要一定的實戰,或者特殊情形下的催生,才能突破瓶頸。
《三立真章》應該也如此。
被飛來鐘的鐘聲重擊,神魂受傷,甚至嘔吐出一口鮮血來。可也正因為如此,鐘聲驚動了隱藏在泥丸宮世界的儒生形象,得以現身出來。
儒像現,正氣生!
直接凝練出六十五道正氣,如今之下,那浩然養吾劍的形體已然粗若嬰兒手指了。
“公子,胡莊到了!”
車伕在外面提醒道。
陳劍臣從冥想中脫身出來,付了車費,下車入莊——
“先生,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見到陳劍臣,胡莊的僕從都驚訝地問道。
陳劍臣道:“沒了興致,就回來了。”
聽到訊息,皇甫員外和嬌娜都相繼走出來,嬌娜好奇地問:“先生,莫非你吃了閉門羹?為何短短時間就回莊了?”
陳劍臣一笑置之,忽道:“員外,小生有事和你商量。”
皇甫員外老成持重,立刻知道事非尋常,請陳劍臣入自己的書房裡去,嬌娜當然也跟了進去。
“員外,小生並沒有進入金山寺,只聽了幾聲金山寺的鐘聲就回來了。”
皇甫員外眉毛一揚:“感覺如何?”
“很聒噪,令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