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蘇平總覺得老者偶爾看過來的眼神不太對勁,時而迷茫,時而火熱,總讓他感覺寒芒在背。
但轉念一想,才氣附著之下,老頭未必打的過自己,蘇平便索性放寬了心。
國子監的書籍薄厚不一,大約一天下來,蘇平能翻閱近兩千之數。
起初大都是與科舉相關,到後面變成了什麼書都看。
野史雜記、農書醫典來者不拒。
而蘇平發現了另外一件事情。
翻書,並不等於讀書。
說白了,僅僅翻書根本不能解封聖心筆。
想要完成讀萬卷書的條件,蘇平還需要才氣入腦,調動記憶出來細讀。
這裡面有個問題。
調動近期記憶,雖然對精神的消耗極少,但思維速度大大提升,又從另一個方面增加了精神的消耗。
在不影響作息,同時保證大腦不受損傷的前提下,一個晚上只能細讀一百本左右。
按照這個情況,解封聖心筆至少還要三個月。
不過蘇平也不心急,就這麼兩點一線的熬著。
每天辰時趕往國子監,徑直到典籍廳翻書,一直待滿到酉時才回國公府。
吃過晚膳,洗漱後則立刻躺下,開始用才氣入腦讀書。
就這樣,一來二去之下,蘇平也跟老者混熟了。
老者叫溫道元,曾經是國子監的教諭,現在年紀大了便跑來典籍廳養老,混個俸祿。
有些離奇的是,別看溫道元每天坐在櫃檯後面,似模似樣的抱著本又大又厚的《慶律》,其實裡頭夾的都是話本。
什麼《魏生別卿》,什麼《花酒不相逢》,盡是些書生與佳人恩恩愛愛的戲碼,甚至蘇平還看到一本熟悉的《長恨盡》。
溫老頭見蘇平也好這口,頓時親切了不少,不僅幫蘇平擺平了鄉試的報名,還經常拉著蘇平探討話本里的劇情。
無奈,蘇平只能一邊翻書一邊跟他討論,效率從一天兩千本降低到了一千八百餘本。
日子一天天過去,蘇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他並不知道,陽京裡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定國公沈天南為獨女招贅。
這則訊息,短短一天就傳遍了陽京的大街小巷,人盡皆知。
朝野議論紛紛。
那可是定國公啊,大慶軍神,頂尖的權貴之一!
雖然入贅這種事情難以啟齒,但那些沒落的寒門,往往最不缺的就是男丁,若是犧牲一個不受寵的子嗣就能與國公府搭上線,說不得便是家族再次崛起的機會。
一時間人心浮動,甚至不少人暗地裡託關係打聽,唯恐自己慢了一步。
然而很快,國公府出面宣告,說贅婿已經選定,連婚書都簽了。
入贅的男子,是定國公的恩人之後。
恩人之後?
這個說法甫一出現,便讓不少人疑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