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度不滿的抗議之中,對方叛徒何紅英女士在私底下就偷偷的跟沈度分享了一下沈耀軍這麼做的真正的目的。
他不想請工人,想要白得一個壯勞力替他送快遞。
隨著這幾年經濟的騰飛式的發展,偌大的京城內到處都是勃勃生機。
曾經周圍的人不屑去做的小生意,現在都發展成為了一個區域內有七八家的競爭者在其中廝殺,企圖擠掉其中的多家之後,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的趨勢。
到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賺錢的時候,而在此之前的薄利多銷的政策,那就是一種較為殘酷的優勝劣汰的手段罷了。
雖說他們沈家在宣武區內的算是比較早的引進了便民服務這一大類的業務的。
但是隨著新政策的出臺,市政府考慮到城市的區域劃分過於密集,會對整個城市的管理造成不必要的混亂,還會讓行政編制過於臃腫,產生許多無用的機構,僱傭太多吃閒飯的政府公務人員,從而浪費巨大的財政預算,並拖後了真正有效的工作的效率,有關部門就對現有的城市區域進行了趨於合併。
將舊時候的宣武區合併進入到西城區,將舊時候的崇文區合併進入到了東城區。
從今往後,曾經流傳在四九城內的東城富,西城貴,窮崇文,破宣武的四大內城區域就徹底只剩下了東西兩個孤零零的大區了。
曾經需要設立的四個獨立的區域政府辦公室,經過這麼一合併,就只剩下倆了。
除了必不可少的消防,警察,城管這種機構在原有的編制上進行更名而編制不變之外,其餘的許多非重要領域的辦公機構全都進行了乾脆利落的合併。
市政府的決定下得很快,主要機構的合併做的也相當的利落。
城市服務機構的地址的更新是以電視,報紙,網路等三大宣傳方式一併進行的。
在早已經封做他用的舊地址旁邊的公告欄上還標註了新工作地點的所在。
真正服務於這些區域的人的反應不大,畢竟能夠在新大區內工作的人一定都是經過二次考核的精英人士。
在上層政府過度的平穩順利的時候,誰能想過反彈最大的反倒是最底層的老百姓呢?
當然了,對於這個古老與現代相互融合的大城市也是中國的首都來說,包羅永珍之中,有著來自於祖國四面八方的各類人才。
他們有自己的家的歸屬,對於京城的這種不關乎利益的改變是沒有什麼感受的。
真正難受的是土生土長在京城四九城內的老北京人。
哪怕曾經的宣武與崇文都是破爛與貧窮的象徵,但那也是他們茁壯成長的土地啊。
現在自己的區域說沒就沒了,一種說不出來的空嘮嘮……就瀰漫了曾經的宣武民眾或是崇文百姓的心中。
他們總覺得一種名為京城文化的傳承,被日新月異的現代文化給衝擊的七零八落,在光影交錯之間,高樓毗鄰之下,那種獨屬於京城的歷史厚重之感正在慢慢的消失。
也許只是三代亦或者只需要一代,就再也沒有人知曉他們正在歡笑著亦或是悲哀者的土地,曾經還有一箇舊時獨屬於懷念的名字。
況且若是並區之後可不單單隻有名字沒了那麼的簡單。
只瞧著一些主要辦事機構都在原本西城與東城的舊址上予以擴建這一條,就給新劃入進去的市民們帶來的多少的不便。
再加上一些因為區域劃分的原因沒辦法跨區做的生意,因為這麼一合併,大家就可以肆無忌憚的透過勢力去擠兌別的區域內的競爭對手了。
沈度的爹現在正面臨著這樣的麻煩。
尤其是沈耀軍做的這些小產業當中許多都是特許加盟以及下級代理商的身份的。
每一個大品牌對於旗下的小代理商還有特許加盟商都有著明確的保護條例的。
那就是一個區域之內,或者是一定範圍之內,只會設定一位或者幾位特許經營者。
只有在這個區域內的代理商或者特許經營人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單方面終止了合作的協議的,那這一片區域才算是空下來,該品牌商才會允許新的代理商入駐到這個區域之內。
可現在,區域合併了。
原本就因為發展的比較快速的東西二城之中都快打成狗腦子的競爭者們一下子就將目光放在了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