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美軍其實已經策劃了好久了,但是,開始的時候,總統並沒有同意,總統一直寄希望於透過外交手段來解決。
結果,什麼都沒有解決了,而整個美國都在對總統失望,認為政府過於軟弱,而跟著隨著事件久拖不決,卡特的聲望也在不斷下降,競選卻在慢慢靠近。
如果能把人質搶救出來,等於去了總統的一塊心病,給總統連任創造了條件,而且,也揚了美軍的軍威。
所以,經過他們仔細研究,雖然風險很大難度很大,但是如果配合好,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這才下定決心武力營救。
現在呢?事件才剛剛開始,總統還沒有透過外交手段到處碰壁呢,總統怎麼可能會下定決心去武力營救?而如果軍隊繞開總統去進行營救,那絕對是違反軍紀的。
這樣的話,還幹個屁啊。
現在,內森最關心的,是時間問題,這件事,拖得越久,越不好解決啊,最好是這邊卡特政府在和對方協商,那邊就噼裡啪啦地把人給弄出來。
卡特總統,那是不敢的,而軍隊,敢嗎?
這是第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這些人沒有勇氣,那就算了,自己在這裡,商量了半天有什麼用?那拯救人質,拖了一年多呢。
內森可沒有閒心在這裡扯淡。
如果上來就滔滔不絕,說這種那種的行動方案,也許會獲得羅傑斯基將軍的認同,覺得內森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比己方的方案要好。
但是現在,內森這麼說,卻讓他大吃一驚,內森的眼光是何等的銳利,一眼就看出了關鍵所在啊。
根本就不是軍隊的拯救行動怎麼策劃,關鍵的問題是,軍隊有沒有決心拯救。
軍隊,必須要聽總統的命令,這是美國的鐵律,如果這個鐵律被違反,那整個美國軍隊的所有價值觀,所有導向都會變了。
不聽總統的命令,那聽誰的?下級某個軍官嗎?那不是造反嗎?不是搞動亂嗎?
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行,如果軍隊有了思想,那就是亡國的先兆。
所以,如果沒有總統的命令,軍隊是不能擅自行動的,而現在看來,總統想要下決心動用武力,太難了。
所以,羅傑斯基將軍只能無奈地搖搖頭:“看來,我們今天的談話,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了啊。”
如果不能行動,那就只能是無奈地結束了。
“將軍,那以您的看法,這場軍事行動,我們要不要立刻展開呢?”
“我聽總統的命令。”羅傑斯基將軍說道。
“原來如此,那我還是走吧。”內森說道:“本來,我還有一個好的方法的,沒有想到,軍隊中,一個有膽子有血性的人都沒有啊,難怪在北海道,我們會輸得那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