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的夜,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現在,雖然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也無法看清幾十米之外的。
在天空中,來回飛了三次,就是沒有找到那架近在咫尺的偵察機!
駕駛艙內,飛行員柯西奇斯基中尉相當的鬱悶,他向著後面問道:“西摩爾,你看到那架飛機了嗎?”
後艙的西摩爾,盯著自己前面的雷達螢幕,剛剛,在目標到達螢幕中心的時候,他也是在跟著向外看的,但是,外面漆黑一片,什麼都沒有。
“如果我們沒有搜尋大燈的話,恐怕是找不到他們的,真是太狡猾了!”柯西奇斯基中尉說道,正面過去找不到,尾追過去也找不到,難道對方的發動機是活塞發動機?
真是太奇怪了。
其實,雖然圖95使用的是特製的發動機,但是畢竟還是要向後噴氣的,雖然現在他們是慢車狀態,如果足夠靠近的話,還是能看到的。
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每次相遇,圖95都靠下,這樣的話,每次相遇,雄貓戰機都是在上面飛過去的,正好被機體擋住了下面的模糊的尾焰,結果,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找不到,那也無法進行機炮攔截之類的,除非下定決心,真的開火,遠遠地用麻雀就能把對方敲下來,但是現在,他們一無所獲。
後方的E2預警機,也是非常奇怪,每次都看到兩個目標幾乎要重合了,但是就是找不到對方!
難道對方會隱身?
“發現大批飛機,正在海面上進行超音速飛行,速度1.5馬赫!”就在這時,預警機突然發現了大批的亮點,看到這些亮點,他們頓時就緊張起來。
海上超低空突防,典型的圖22M的攻擊方式!
在圖22M沒有出現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圖22轟炸機的型號,這是蘇聯裝備的第一種超音速轟炸機。
在此之前,蘇聯裝備的所有轟炸機都是亞音速的,而亞音速的轟炸機,突防能力並不強。
而圖22轟炸機最初設計的目的是要取代當時的圖16,以超音速的飛行效能突破防空網和空中攔截,對歐洲的戰略目標投擲核武器攻擊,在尾部上方裝備兩臺RD7渦輪噴氣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使其可以達到1.5馬赫的飛行速度,可裝載9噸的各型彈藥或一枚Kh22巡航導彈,設計任務是以團級飛行編隊突擊轟炸敵方縱深戰略目標,以彌補圖16轟炸機在突擊性上的不足。
設計的時候想法很好,但是,當設計完成之後,發現這款轟炸機的效能嚴重不足,在掛載了彈藥之後,根本就不可能做超音速飛行,即使是飛到了1.5馬赫,機動性也會相當糟糕,根本就不能滿足突破北約防空系統的要求。
所以,在圖22設計定型之後,僅僅是少量裝備,蘇維埃的航空兵對它很不滿意,所以想要新的。
但是,圖波列夫設計局並沒有在意,畢竟人家是大飛機的權威,本來打算修修改改就算了,但是,蘇霍伊設計局給搞出了一架可怕的T4來。
眼看差點被拆臺了,圖波列夫設計局著急了,趕緊推到重來,研發了新的可變後掠翼的轟炸機了,想要實現預定目標,那就必須是可變後掠翼和內建彈艙的設計,外形上和圖22已經完全不同,但是,它依舊獲得了個圖22M的編號,以便看起來就像是圖22的改型一樣,這樣就可以糊弄西方了。
一直到75年的時候,這種威力巨大的轟炸機,才開始陸續裝備部隊,海軍航空兵就接收了數百架的圖2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