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能看到導彈嗎?很難,一般肉眼看到的都是導彈尾部拖的濃煙,濃煙的前面,肯定就是導彈了,可以清楚地看到軌跡。
而AIM9L是無煙的發動機,在飛行中,尾部並不會拖著濃煙,所以按照道理,很難看到,雖然尾部依舊有燃燒的火焰,但是導彈是向著對面飛去的,火焰在後方。
在天空中,觀察導彈飛過之後那濃濃的煙塵組成的軌跡,是最容易的。
同時,導彈疊加了戰機的速度,最快已經達到了2.7馬赫,加上對面飛來的蘇15,雙方的相對速度超過3馬赫,每秒鐘就是一千米,想要捕捉到,太難了。
但是,奧西波維奇偏偏看到了,他居然用自己最銳利的眼睛,捕捉到了那枚飛來的導彈,這除了視力好之外,運氣也相當重要。
但是那那個黑影,移動得太快了。
奧西波維奇沒有躲避,很多時候,躲是躲不掉的,對付這種導彈,最危險,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對著它飛,然後在最後時刻再猛地轉向躲避。
尖腦袋的蘇15,向著那枚飛來的響尾蛇而去,雙方的距離在迅速地縮小。
導引頭裡,蘇15越來越近,越來越大,牢牢地佔據著它的視野,這種情況下的打靶,應該是百分之百能命中的了。
奧西波維奇的目光,幾乎全部望在那個飛來的黑影上了,那急速飛來的紅外導彈,不會觸發他的雷達告警接收機,但是卻在他的視網膜上清晰地呈現,奧西波維奇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在不自覺地加速。
不管是迎頭,還是尾追,躲避紅外彈的時機都非常重要。
機動得早了,那在導彈眼裡,只不過是在原地兜圈子,消耗自己寶貴的能量,最終還是會被導彈擊中的,這是徒勞的。
如果機動得晚了,那還沒有來得及動,對方已經爆炸了,哪怕是一塊碎片飛過來,都會給自己的飛機帶來慘重的損失。
所以,時機是最重要的。
奧西波維奇的手,開始輕微地顫抖,以至於他都不想再盯著那枚導彈看,但是沒有辦法,他必須要看著。
而他的僚機,也在看著他,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兩人居然都沒有去看,那架雄貓戰機呢?
內森沒有飛走。
響尾蛇導彈是絕對的發射後不管武器,發射一枚導彈,成功地遏制住了兩架蘇15,內森是可以繼續飛過對方的攔截線,然後逃走的。
但是內森沒有,就在發射那枚之後,內森就已經調轉機頭,向著第二架的蘇15,撲了上去!
對方的雙機編隊,離的並不遠,內森只是稍稍修改航向而已。
蘇聯人,實在是太愚蠢了,居然想要迎著自己的導彈飛,難道對方沒有聽說過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嗎?還是不知道最新的響尾蛇導彈,動力射程已經很長了?
不可逃逸區,是一個可怕的傳說,如果在這個範圍內被導彈鎖定,那就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完全是資料的對比。
戰機透過機動動作最大可以甩掉G數三倍以內的導彈。戰鬥機機動能力受人體限制在9G左右,這還是疊加了抗荷服的作用,而AIM9L就已經達到了機動過載35G。
這說明什麼?似乎是隻要被響尾蛇鎖定,就沒有逃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