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到76年,再次出了這次事件,那次鬧大了,才被世人所知。
冷戰之中,有很多的秘密啊。
“內森上尉,你倒數到十,然後就開始躲避,時機把握得剛剛好,那你是怎麼算出來的?”愛麗絲問道。
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第一次可以說運氣,第二次就不可能了,內森判斷出來是紅外彈,然後向太陽方向飛行,領著導彈飛,等到關鍵時候,突然俯衝,減弱發動機推力,在紅外彈前面丟失目標,讓紅外彈去追太陽。
這戰術的關鍵,就是時機的把握,內森的時機把握也太好了,不能不讓人起好奇。
“根據第一枚導彈和第二枚導彈的時間差,當對方發現第一枚脫靶之後,到第二枚導彈發射,要扳動13個開關,大概需要三秒鐘,然後導彈的速度大概700米每秒,估算距離大概四千米,這樣又需要六秒鐘的時間,當我向上爬升的時候,導彈要追上來,速度會減小,所以我多估算了一秒鐘。”
不錯,當時內森就是這樣估計的,他對時機的把握是相當的精確的,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內森的大腦高速運轉,成功地甩掉了第二枚紅外導彈,絕對可以載入教科書了。
“不,這不科學。”一名空軍的飛行員說道:“在短短的時間裡,你居然能做出那麼多的判斷來,而且還都對了?”
剛剛鼓掌是鼓掌,現在提問是提問,內森的這些判斷,簡直就是超出了認識的範疇,如果內森可以這麼做,那不就是超人了嗎?
“是的,這不科學,如果一切都要按照科學來說的話,我就不會站在這裡了。”內森的話語非常簡單明瞭,內涵卻無人知道。
如果科學,老子應該是殲15的飛行員,駕駛戰鬥機從航母上起飛,跟你們美國人玩對峙呢!這一切,哪裡那麼多的科學,老子來這裡本來就是不符合科學的。
只能說,還真是運氣夠好啊!
而且,內森可不是在說謊,那麼多的乘客,機組人員,都是證人,哪怕是他們在中情局的強烈要求,連哄帶嚇的情況下,承諾不會洩露秘密,內森這次的事也已經在內部傳開了。
“那麼,接下來幾天,為了更好地交流,我們會召開幾場飛行對抗演練,內森上尉,期待你們會在對抗演練中有好的表現。”艾米麗說道。
海軍和空軍的交流,是充滿火藥味的,對抗演練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艾米麗這麼一說,瞬間又讓氣氛緊張起來,她再次成功地挑撥了眼前的海軍和空軍的年輕的飛行員們。
“好,今天的交流會就到此為止吧。”
一眾人散開,當走過內森的身邊的時候,都帶著敬意,同時,也帶著挑釁。
經常上戰場又如何?己方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在訓練中,也一直都是貼近實戰的,這次的交流,一定要把這些交換生們揍趴下!
內森無奈地搖搖頭,和史蒂夫一起,離開了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