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年他們也不過聽令辦事罷了。
玹耳也沒有要他懲治所有人的意思,只是還有一人。
千樽見她看了過來,眉心一凝。
天帝臉色難辦,正躊躇時,玹耳抬起手示意他可以了,然後淡漠道:“千樽,你可認得此枚靈指。”
千樽一眼認出此枚靈戒。
這是他送給衛桐的壽辰禮。
他雖沒說話,可表情已經知道他已知道,玹耳手輕輕一抬,靈戒飄起的同時五玄靈石亦出現在掌心之上,將靈戒包裹在中間。
在她催玉誦解印文時,五玄靈石發出五道色光照射進靈戒上。
五光一落,“解”字一起,靈戒反射出一道青光,衛桐神念漂浮在靈戒之上。
她輕緩一笑道:“好久不見玹耳,時限問題,我便長話短說了,千樽當年所作所為,我很痛心,他更以你的玉石為基建了五行禪,怨我當年不在,沒能阻止他,待你重拾七魄石歸來,我想請你看在我子孫守護在此的情分上,饒他一命,將他貶入輪迴之道,歷煉頓悟吧。”
玹耳將靈戒收回,御起向他飛去,千樽接過靈戒良久沒有說話。
罷了,眾人都清楚,此時的她表面雖是上神,可按其輩分和修為她等同於創世神從神之位了。
他敵不過她。
玹耳見他沒有異議,拂袖一擺,將他一身神衣及修為卸去貶入輪迴之道,重新曆煉頓悟,待功德大圓滿即可歸來。
眾仙神不敢多話,此時她身上流露出不可抗拒的威嚴。
玹耳身姿緩緩而起,萬道光芒環繞全身,淡淡道:“五行星辰陣必須解。”
在他們急色時,她繼續說道:“即使今日他得以緩解封印,可終有一日在他魔力不斷上漲而再次將玉石反噬。”
“可是他殺不死。”千赫上神提醒道:“他不是一般魔物,他可是不死不滅的魔屍。”
他說的她知道。
浦時乃第一大神,道法早已成大圓滿,現又淪為不死魔屍,想要殺死他只能尋得其魔蠱之母,可無人知曉。
而當年害得他如此的源學博已死了,魔蠱之母現在何處,更無人得知。
所以當年天帝便想到一石二鳥之計,將我魂飛魄散後,為了封印浦時天帝便將三魄石:噬鰂安瀾、緋獨和煦、畜慧天縱、陰陽雙雛:雛若雲、雛若雨亦封印在天行山神天境,組成五行星辰陣,再以鎖魔鏈相連穩固。
可隨著浦時的魔蠱之母日月飲用童子童女鮮血日益強大,陰陽雙雛被反噬才出現了血淵河。
玹耳猜:魔蠱不在他們之中,桑榆背後應該還有人,魔蠱之母日月飲童子童女鮮血,其魔氣便會大漲,難以掩蓋。
否則她何必費盡心機想要自己七魄石合體,想必是知道了玉心石一體才能發出最強的能量。
而據她所致,煉製魔族丹藥最厲害的是魔尊葉司胤的煉丹師白蘇子,聽欒珝提過此人,頗為讚許。
至於為何最後魔蠱落入了桑榆背後之人手中,那便只有他們知道了。
說著,玹耳環視了他們一眼,緩緩地催玉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