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曜地身份雖然是俘虜,但他對這個遙遠的西方帝國充滿了好奇和嚮往,一路行來,異域的風情使他漸漸忘記了自己的處境,再加上阿古什對他頗為寬容,見他對大食的文化很有興趣,阿古什也極有耐心的教授他阿拉伯語,一個半月後,刻苦且對語言有著天賦的崔曜竟也能簡單地用阿伯語和阿古什進行日常會話交流了,當然,一些高深的問題,他只能用突厥語對話。
這一天晚上,這支從撒馬爾罕回來的軍隊在距哈馬丹城五里處紮下了營帳。
大帳地燈光下,崔曜表情肅然,他對自己聽到話有些不可思議,“殿下,你說伊斯蘭教眾每年上繳的稅只有他財產的四十稅一嗎?”
“是,這是我們伊斯蘭教義規定,伊斯蘭教徒每年需要上繳一定財產以幫助窮人和奉獻給寺院,我們叫做天課,用你們大唐的稅率就是四十稅一,我們是一千個第納爾的財產交二十五個第納爾,當然,如果另外願意施捨給窮人是不在其內的。”
說到這裡,阿古什顯得有些驕傲,“據我所知,貴國最低的稅率也不過才三十稅一,而且隨意改變,只看某個皇帝喜惡而定,今年三十稅一,明年就會變成十稅一,甚至徵稅以外的各種苛捐層出不窮,榨盡民脂民膏,不像我們大食,教義中明確規定了天課比例,就沒有哪一任哈里發敢隨意改變。”
“可是你們對昭武九國以及吐火羅等地的民眾卻實施重稅,土地稅和人頭稅幾乎奪取他們一半地財產,去年雖然開始實施什一稅,但徵稅的財產卻是由官府決定,而不是他們真實的財產,我們一路看來,人民生活困苦,難道這也是你們的輕徭薄稅嗎?”
阿古什搖了搖頭,“那是他們不信奉真主的緣故,他們不是真主的子民,當然不能按教義來辦。”
“不對,你在混淆是非。”崔曜冷笑一聲道:“我在康國時親耳聽見,許多皈依伊斯蘭教的康國人仍然按十稅一課稅,並沒有享受到你說的天課,阿古什殿下,你不會否認這個事實吧?”
阿古什仰頭一笑,“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雖然皈依我教,但他們是被征服者。當然要承擔更多的稅負,這是理所當然,否則僅僅靠天課收入,我們哈里發拿什麼養活軍隊,我們不像你們漢人,對外族施以仁義。對自己地百姓卻殘酷剝削,不!我們大食人要享受財富和文化,至於苦難,就讓那些外族人去承受吧!”
“所以你們大食人才那麼富有侵略性,你們假以宗教地名義對外擴張,實際上是想剝奪更多的財富,把災難轉嫁給別地民族,明明是你們極端自私,卻來指責大唐地仁義。而我們大唐也並非象你說的那樣對內殘酷剝削,我皇帝陛下給人民土地財產,實行二十稅一。雖然高於你們的天課,但這是普通人家完全可以承受的賦稅,至於西域諸國,我們不徵他們的賦稅,也沒有拿錢米養活他們,從不干涉他們的自治,所以他們才心悅誠服歸順大唐,以仁義服人才是長久之道,雖然你們大食現在以征服者姿態盛極一時。屢屢用武力鎮壓被壓迫地民族,可你想過沒有,千百年積累的仇恨,你們的子孫又如何化解?”
崔曜針鋒相對的話讓阿古什啞口無言,他忽然有些惱羞成怒,一拍桌子斥道:“你忘記自己的身份了嗎?有幾個俘虜能得到你這樣的待遇,請你自重!”
說完他一甩袍袖,怒氣衝衝轉身便走,他剛離開營帳。卻見一名侍從跑來稟報:“殿下,大營外有人求見。”
“是哈馬丹總督嗎?告訴他我不見!”
“不!不是哈馬丹總督,來人是個粟特商人,他說是從撒馬爾罕追來,說殿下認識他。”
從撒馬爾罕追來?阿古什微微一怔,在巴格達做生意的粟特商人很多,但此人卻是從撒馬爾罕追來,他究竟是誰?
“帶他進來吧!”
突來的客人打斷了阿古什的怒氣,他快步走出自己地大帳。隨後求見的粟特商人被帶了進來。是一個六十餘歲的老者,滿面風塵僕僕。
“是你!”阿古什確實認識此人。是康國前相國地兒子,撒馬爾罕有名的跨國商人穆塔。
來人確實就是是帶崔曜到拔汗那的粟特商人穆塔,他在撒馬爾罕聽說阿古什要帶一個在拔汗那被抓住的大唐使者回巴格達,便猜到了是崔曜被抓了,為了保住崔曜的性命,他連夜追趕,終於在哈馬丹追上了阿古什的隊伍。
穆塔上前恭恭敬敬跪下,“平民穆塔跪見親王殿下!”
“你來做什麼?莫非是有人為難你的商隊嗎?”阿古什坐了下來,他實在想不通這些唯利是圖的商人為什麼會追趕他幾千裡。
“殿下,我想問一下,親王抓到的大唐使者是不是叫崔曜?”
“是又怎樣?”阿古什一下子坐直了,盯著穆塔道:“難道你認識他?”
穆塔苦笑了一下,“實不相瞞殿下,這個崔曜我在長安時認識他,後來又在碎葉時遇到他,和他一同來拔汗那,我並不知道他是大唐使者,但我卻知道他地真實身份。”
真實身份?阿古什忽然有了興趣,“你快說,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殿下,他就是大唐前相國崔圓的孫子,在他大唐他從小被譽為神童,此人看似老成,其實他的年齡只有十六歲。”
“原來是這樣。”阿古什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他揹著手走到帳門前,遠遠地望著崔曜的營帳,忽然笑了,“十六歲就能代表大國出使,不簡單啊!哈里發一定會對他非常感興趣。”
“還有你。”阿古什又回頭看了一眼穆塔,微微一笑道:“既然你肯為他千里奔波,說明你們的交情不錯,你就留下來替我照顧他,並教他大食語,他日我必有重謝。”
穆塔大喜,他恭恭敬敬磕了頭,“我願為親王效力。”
第二天一早,隊伍又再次出發,從哈馬丹到巴格達有寬敞筆直的道路,一行人只走了三天,便抵達了阿拔斯哈里發帝國的都城巴格達。
巴格達在阿拉伯語中是天賜的意思,願來是薩珊王朝地一個村落。由第二任哈里發賈法爾耗時四年修建,巴格達是內外政治影響的產物,伍麥葉王朝的中央雖然覆滅,但它遼闊的帝國疆域中仍然有激烈的反抗者,這種情況下,大馬士革顯然不合適作為新王朝首都;其次阿拔斯哈里發三十幾歲死於天花。他的突然逝世使王朝地繼承出現了激烈的鬥爭,阿拔斯的弟弟賈法爾先後殺死叔父阿卜杜拉和呼羅珊地領袖艾卜•穆斯林,奪取了王位,但同時也引發了大規模地起義,而阿拔斯王朝最初的都城庫法就是反抗者地聚集地,為此,賈法爾必須尋找新的都城,他尋找了很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巴格達。
巴格達最初的名字叫和平城。位於底格里斯河右岸,在修建後的短短几年內,它便成為那個時代的三大宏偉的都城之一。長安、君士坦丁堡、巴格達,阿拔斯帝國疆域極為廣闊,遙遠西方的的黎波里,還有東方的吐火羅、信德,統治這個萬里疆域地中心,就是巴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