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月下旬,碎葉城附近開始出現了大食人的斥候,數人或數十人一隊,在大清池流域、在金龍道兩側,幾乎在所有的角落探查唐軍的情報,這是大戰來臨前的預兆,碎葉城就彷彿一個即將大考地學生,緊張而充滿期待地等待著大戰的來臨。
一大早,碎葉城的崇仁坊內,郭牧告別了嬌妻,趕去州衙辦公,郭牧的老丈人一家除了參加民團的大舅子留下來外,其餘的都暫時遷到疏勒,雜貨店也關了,不過郭牧地妻子卻自願留下,並參加了木蘭營,木蘭營由五千名軍屬組成,都是年輕的女子,以漢人居多,她們將在戰時擔任照顧傷員、為軍隊做飯、漿洗衣服等等後勤保障的雜務。
郭牧目前已被升為碎葉州的錄事參軍,協助長史主管一州政務,算得上是一名高階文官了,每天的政務都異常繁重,早出晚歸,回到家時已累得筋疲力盡,但他和所有的官員一樣,在大戰來臨前,大家都沒有任何怨言,儘量抓緊一切時間做好戰爭前地準備。
“郭參軍!”
郭牧剛走出坊門便似乎聽見有人在叫他,他連忙回頭,只見一名年輕的官員正向他奔來,跑進了才認出來,原來是他手下的倉曹參軍事崔曜,崔曜原本是隨孟郊前往拔汗那,但因為戰爭即將到來的緣故便和使團一起滯留在了碎葉,他是新科進士,又有祖父的餘蔭,被臨時任命為倉曹參軍事,參與管理碎葉龐大的物質。
這些天崔曜也忙得腳不點地,大量的物資送來,要建立賬冊、清點實物,還要組織人力把它們堆放有序,由於出於戰時狀態,軍民不分,他就成了行軍司馬郭士奇的助手,今天他遇到了一件為難事,特來向郭牧求助。
郭牧停下馬笑道:“有什麼事情找我?”
崔曜氣喘吁吁跑上前,他見左右無人,連忙將郭牧的馬牽到一旁,郭牧見他神神秘秘,便翻身下馬再次問他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郭參軍,你還記得去年我們在金龍道被葛邏祿人伏擊一事嗎?”
郭牧點了點頭,“我當然記得。”
“那當時兩支商隊地首領,我是指那支從康國來的商隊,你還有印象嗎?”崔曜又繼續問道。
郭牧想了想,他依稀記得那支商隊的首領是一個老者,叫什麼名字卻忘了,他見崔曜提這件遙遠之事,不由奇怪地問道:“究竟出了什麼事?”
“是這樣一件事。”崔曜不要意思地笑道:“我回去時便和那支商隊一起回長安,商隊的首領叫做穆塔,一路上對我頗為照顧,他前幾天從長安回國,在我們碎葉休整,正好遇到出城管制,他們無法離開,不知他怎麼打聽到了我的訊息,昨天晚上就來求我幫忙。”
說到這裡,崔曜有些難以啟齒地道:“郭參軍能不能幫這一次忙,給我開一張出城令。”
開出城令的權力正掌握在郭牧的手中,若是平時,他會很痛快地答應,可眼前正是大戰即將來臨時,他的出城令可不是隨便能開出,可崔曜又是崔家嫡孫,他的祖父是前相國,二祖父又是當朝相國,還有一個圓妃姑姑,這個後臺他還不想得罪,如果是去疏勒的漢人,他會毫不猶豫答應,可對方偏偏又是個胡商,如果是奸細怎麼辦?
沉吟了半天,郭牧才為難地說道:“這樣吧!此事我請示一下大帥,若他同意,我便放他出城。”
崔曜默默地點了點頭,他也知道此事極難辦,本想請郭牧通融一下,但最後還是要大帥批准,他只得無可奈何道:“好吧!我隨你一起去請示大帥。”
二人很快便來到了都護府行轅,他們都有通行令牌,無須稟報便直接進了府門,此刻王思雨正在沙盤前沉思,他剛剛接到阿史不來城地訊息,進攻阿史不來城地二萬大食軍竟突然失蹤了,而事後派出斥候尋找,在北面沙漠一帶發現了他們的一點蹤跡。
很明顯,這支軍隊自知打不下阿史不來城,便從北面繞過千泉山,他們地目標是哪裡?王思雨緊緊地盯著沙盤,從北方沙漠一直向東便是伊麗河流域,王思雨倒吸了一口冷氣,難道他們是想去輪臺不成?或者是堵住北庭的援軍和物資,此事得立刻通知妖龍城、伊麗城和弓月城的唐軍,讓他們做好防禦準備,尤其是妖龍城,沒有城牆護衛,必須要暫時撤離。
想到這,他立刻寫了一封手令,吩咐親兵道:“立刻把此令發給妖龍城、伊麗城和弓月城的唐軍。”
親兵答應一聲,便立刻跑出去了,這時,門口傳來稟報聲,“稟報大帥,郭參軍和崔參軍有事求見大帥。”
(老高求月票,渴望能重回前五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