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這支軍隊就是喬裝成商隊的唐軍了,唐軍中有一百餘突騎施人,就由他們走在前面,另外又挑選出兩百名最精壯地唐軍穿上突騎施人的大袍尾隨在後,頭上戴著突騎施人特有的寬簷遮風帽,其餘唐軍則隱藏在三里外地穀道中。等候著前方地訊息。
施洋也在隊伍之中。眼看離城門越來越近,他低聲喝道:“大家把武器藏好。不要露出來!”
這時,城頭之上已經有不少士兵在探頭探腦地觀望,一名軍官在城頭上高聲喊道:“站住!”
隊伍停了下來,一名身材魁梧的突騎施人上前應道:“我們是從阿圖木鎮來,前往石國買賣貨物,請將軍放行。^^,UC電子書,首發^^”
上面地大食人看了半晌,沒有看出什麼破綻,便手一揮,命士兵出城檢查,阿史不來城沉重的大鐵門吱吱嘎嘎地拉開了,但只開了一條縫,從門縫裡鑽出三名突厥士兵跑來檢查貨物和驗證文書。
三名士兵從石階上跑下,左右張望一下,尋找領隊的商人,這是他們唯一的發財機會,稅金基本上和他們無緣,只有在檢查貨物的時候敲詐一筆錢,幾名突騎施人已經事先被賴金麟教過,他們暗暗做了一個手勢,表示錢在這裡給,三名突厥士兵喜出望外,一下子混進了突騎施人群中,在城上看不到的情況下,每人悄悄收了二十枚大食金幣,又裝模做樣地看了看文書和一些所謂的貨物,也就是唐軍脫下洗淨後地皮靴之類。
三人便回頭向城頭高聲喊道:“將軍,一切正常,是從阿圖木鎮來的商人,他們報貨值一萬五千大食金幣。”
一萬五千金幣按大食十稅一地稅率便是一千五百金幣,加上通常的溢價認定,這一筆稅金至少要收入二千金幣,喜得城頭上的大食軍官合不攏嘴,連忙一揮手令道:“開門,放他們進來!”
大門終於轟隆隆地開啟了,兩名士兵先回去遞送文書,而另一名士兵則笑著站在一旁,望著商隊進城,漸漸地,他的臉上開始露出了詫異的表情,前面是突騎施人不錯,怎麼後面的人全部都是唐人的臉孔,這是怎麼回事?
隊伍中間的施洋緊緊地盯著他,這時,走在最前面的唐軍離城門還有二十餘步,他眼看這名士兵要斥問了,便立即取出一隻錢囊,向他搖了搖,錢囊裡發出悅耳的金幣碰撞聲,他把錢囊遞給他,士兵一怔,他指了指自己,意思是這錢囊是給他嗎?
施洋笑著點了點頭,擠到他身邊,把錢囊一把塞給了他,那士兵手中一沉,錢囊險些落地,他迷糊地接過錢囊,忽然似想到了什麼,本能地向城頭上望去,就在他轉頭地瞬間,一把鋒利地匕首抵著了他的後腰,“不準出聲,出聲便殺死你!”
突厥士兵嚇得一動也不敢動,他手中捏著錢囊。腳下機械地跟著唐軍一起向前走,施洋一手挽著他地肩膀,臉上笑眯眯的表情,從遠遠看來,他們兩人似乎正很親密地說著什麼。
隊伍慢慢進入了城洞,這是典型地大唐城池構造,城洞又長又深,光線昏黑,待施洋走出城門時。他身旁的突厥士兵已經不見了,他面無表情地將帶血的匕首收了起來。眯起眼打量著城中的情景,他們現在還在甕城之中,前方還有一個城門,四周是筆直的高牆。牆頭上站滿了手拿短矛的大食士兵,唐軍沒有慌張,他們都帶著寬大的帽子,從上面是看不見他們的臉,走進甕城城門,前方已經堵了許多城中的突厥人,他們笑容可掬、熱情似火,是聞訊趕來拉生意地店主。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大吼一聲。“你們誰是頭?”
只見一名大食軍官從城上衝下,站在臺階上揚著他們的報稅書怒道:“你們是在扯謊。明明有三萬金幣地貨值,卻只報一萬五,你們是想逃稅嗎?”
施洋冷冷一笑,用漢語高聲道:“我就是頭!”
大食軍官一怔,循聲望去,卻猛地大吃一驚,他沒有看到人,卻看到了一具冷冰冰的鋼弩,以及一顆黑點由小變大,霎時便到眼前。一抹寒光乍現。是弩箭!念頭只起了一半,他只覺雙眉間一陣劇痛。眼前一黑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大食軍官屍體從臺階上摔落下來,一箭貫腦,甚至連慘叫聲也沒有,這就是動手的訊號,三百名唐軍一聲吶喊,紛紛扯掉身上的長袍,露出裡面地一身盔甲,他們抽出腰間橫刀,彷彿劈波斬浪一般向兩旁的大食軍殺去,瞬間的變故使大食軍們驚呆了,一連被砍翻十幾人後,他們才反應過來,大聲叫罵著舉刀和唐軍拼鬥,城牆之上也喝罵聲不斷,一百餘支短矛不分敵我地從城上投刺下來,十幾名唐軍和大食軍紛紛被刺中,慘叫聲四起,幾匹戰馬也被短矛刺中,在城中狂奔,一連撞翻了幾個突厥商人。
這時,一支短矛閃電般向施洋刺來,他一個翻滾,短矛擦身而過,直直地插在地上,尾杆顫動不止,施洋大怒,抬手便是一箭,城頭上一名大食士兵中箭落下,拖起長長的慘叫聲。
“大家不要慌,把盾牌和弩箭取出來,攻上城去。”
校尉的話提醒了眾人,眾人轉身從戰馬的袋子中取出圓盾和弩箭,立刻分兵兩路,一路人舉盾衝上城頭,而另一路士兵則向城頭放箭,唐軍弩箭開始發威,十幾個站在城頭外沿向下投擲短矛的大食士兵紛紛中箭跌下城來,進攻城頭兩百名的唐軍壓力頓減,一鼓作氣、衝上城頭,城上近三百名餘大食軍也紛紛衝上來,與唐軍混戰在一起。
這時,遠方埋伏的唐軍已經得到了開戰地訊息,在賴金麟的率領下向這邊疾速馳來,黃塵滾滾、蹄聲震天,唐軍地激盪的馬蹄聲驚破了大食人的膽,城頭上的大食士兵拼命搖動滾輪,城門開始緩緩地合攏了。
施洋見形勢危急,他扔掉了鋼弩,接過一把弓,拉弓如滿月,一箭接著一箭,箭矢如流星趕月一般射向關門的大食軍,他一口氣射出了十三箭,箭箭無虛發,十三名大食軍橫屍一地,控制外城門的滾輪前空空蕩蕩,再無一名大食軍。
施洋索性就躲在城垛之後,藉著城垛的掩護施放冷箭,他的箭法堪稱神技,每一箭射出便有一名大食軍慘叫著倒下,當七百餘唐軍的援兵衝進外城門時,他已經將兩壺箭射完,六十名大食軍慘死當場,唐軍氣勢高漲,將大食軍殺得節節敗退,許多人見唐軍的後援已經進城,知道大勢已去,便迅速搖開另一邊地城門,倉惶跑走。
這一戰只用了一個時辰,六百名大食守軍除八十餘人從另一邊逃跑外,其餘全部被唐軍殲滅,阿史不來城正式易手,城頭插上了大唐地龍旗,在強勁的西風中獵獵飛揚,自此,大唐便從北面開啟了進攻昭武九國地大門。
大治五年七月,唐軍在妖龍城也發動了最後的進攻,二萬名被圍困近一個月的葛邏祿軍惶惶不可終日,被唐軍一擊而潰,二萬葛邏祿軍或死或降,葉護多圖也死在亂軍之中,唐軍再次佔領了妖龍城,將殘餘的一千餘名粟特人趕出了妖龍城,妖龍城、伊麗城、弓月城三座城池從此正式成為大唐控制伊麗河流域的三個據點,葛邏祿人的最後一塊土地也被唐軍佔領,這樣就意味著大唐完成了西域戰略的第一步,北庭、安西、碎葉,三地終於連為一體,同時,隨著阿史不來城落入唐軍之手,唐軍在蔥嶺以西也形成了守中帶攻之勢。
八月,大食人開始了全面部署,以呼羅珊的兩支勁旅為核心主力,而部署在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五萬突厥奴隸軍為副翼,同時調徵康國、史國、米國、何國、石國等國的近十萬地方軍為支援,近二十萬大軍開赴拔汗那。
一場聲勢浩大的碎葉戰役即將在九月拉開序幕,但飯前的開胃酒已經端上,八月十六日,一支兩萬人的突厥奴隸軍從怛邏斯開往阿史不來城,他們要奪回這座北方的堅堡要塞。(老高懇求月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