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名門(直叫人熱血沸騰)> 卷九 國亂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連環(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卷九 國亂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連環(上) (2 / 2)

很快,楚尚書的嫡長子、楚家家主繼承人、堂堂的四品少府監少監被抓走的訊息迅速傳遍了長安城,成為酒樓茶館議論地熱門話題,至於他被抓地原因有各種版本,有人說他利用手中權力私自鑄錢、貪汙了數萬貫;也有人翻出老賬,說他曾是張煥情敵,現在張煥當權開始算老賬了;但真正知道原委的人卻不敢吭聲,他們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張煥將如何處置楚家擁兵地問題。

但隨著當天下午又發生了一連串震動朝野的大事:太府寺卿房宗偃三年前偽造賬目而被抓、刑部侍郎柳之渙三天未準時上朝被免職、江淮轉運使洪亮漕運損耗過多,有貪汙嫌疑而被革職查辦,三名朝廷重臣幾乎同時或被抓被免,他們可都是楚行水的心腹,和楚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自此,朝廷與楚家交惡的傳聞終於被證實了,而且張煥這一連串地舉動也充分表明了他解決楚家問題的強硬態度,無論是誰,在涉及事關原則的問題上,他絕不會有絲毫讓步。朝中出了大事,無論是皇城還是大明宮,各官署中的官員都已無半點處理公務的氣氛,許多官員都茫然一天地坐在那裡,各自想著心事,尤其是太府寺和刑部更是人心惶惶,不知這把殺楚之刀何時劈到自己頭上。

好容易捱到下朝時間,官員們紛紛收拾桌案回府,不少人寫了便條,偷偷塞給關係交好的同僚,約好晚上在府中吃飯,畢竟很多話只能私下裡商談。

和眾人一樣,禮部侍郎李平也默默收拾了文書,準備回府,走出禮部大門時,遠遠地有幾名高官叫他,“李侍郎,我們要去平康坊小飲幾杯,一起去吧!”

李平拱拱手歉然道:“家父病重,我無心飲酒,下次吧!”

對方哦!了一聲,便不再勉強,幾輛馬車先後快速離開,李平低聲嘆了口氣,便也坐上自己的馬車,吩咐車伕道:“回府吧!”馬車啟動,在十幾名侍衛的護送下向朱雀門方向馳去。

馬車中,李平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拉下了車簾,閉目一言不發,李平就是太后黨第一權臣李勉地長子,雖然李勉稱病至今沒有上朝,但李平卻知道父親並沒有死心,從段秀實經常夜裡來悄悄拜訪便可知道,父親還在等待機會。

李平當然也知道父親是為什麼不死心,現在住在太極宮地小皇帝就是二弟的幼子,如果張煥上位,他必然會舉起屠刀以斬草除根,從今天發生地事情就可以看=泡出張煥的手腕,楚家是他的母舅,楚濰是他的嫡親表弟。楚家自始至終都支援他掌權,而房宗偃也曾勸說其他官員投靠張黨,可就是這樣。當楚家不肯棄兵時,張煥就毫不猶豫地拿楚家開刀,甚至連談判的餘地都不給,今天下午,他還聽到一個小道訊息,張煥極可能要殺楚濰以示對楚家地嚴重警告,訊息是從兵部傳來。應該是真的。這就是李平心情沉重的原因。

張煥對自己人都如此冷酷無情,那他們李家事敗後又會是什麼下場。李平簡直不敢想下去了,他既恨父親地頑固愚蠢、不識時務,又恨崔小芙拖他家下水、安個勞什子皇帝,現在成為了害死他們一家的禍根,怎麼辦?是勸說父親主動向張煥投降。還是辭官回鄉做一個富家翁,這兩條路不管是哪一條都能保住家人的性命,他的兒子和妻女。

李平一路心亂如麻,這時,馬車駛進了安仁坊,進坊不到一里就是李勉的府第,老遠,李平便拉開了車簾,果然。在府門的對面停著一輛馬車。李平不由心中大恨,這是段秀實的馬車。甚至白天就來了,這麼明目張膽,他以為別人都是蠢貨嗎?“從後門進府!”李平沉著臉吩咐道,他可不想摻和進父親和段秀實毫無意義地密謀中,以為楚家出事他們就有機會了嗎?

馬車轉了一彎,向後門駛去。

正如李平所想,段秀實在白天便匆匆來拜訪李勉確實是和楚家有關,段秀實原本地計劃是上書太后,以皇帝年幼無法主事為由另立成年新皇,以堵住張煥篡位之路,不料張煥竟下手果斷,將崔小芙遷到太極宮,並與外界隔絕,使他投書無門,他又找到李伸兄弟,希望他們能出面召集皇室商議立新皇一事,但李伸兄弟卻很委婉地告訴他,大唐皇室中恐怕除了他們幾個外,其餘之人都希望雍王登位,段秀實也意識到自己地想法幼稚了,他著實消沉了一段時間,就在他準備返回西受降城之極,卻忽然傳來了楚家和朝廷交惡的訊息。

段秀實立刻意識到,或許這就是一個機會,等不到天黑他便急不可耐地趕來找到李勉。

和段秀實地心急略有不同,李勉對楚家事件還是抱著謹慎的態度,他並不認為楚家與朝廷交惡,他們就會有什麼機會,相反,張煥會透過這件事凝聚群臣的忠誠度,他甚至認為這是張煥登基的一次契機,滅掉楚家,也就是警告天下所有的世家,將不會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擋他登位,所以,李勉這一次是真地病倒了。“成公兄,你總是懷疑張煥的身份,其實從他母親和當年豫太子的關係來看=泡,我倒認為他真是李氏皇族,這些日子多謝你的支援,不過我已經打算放棄了,成公兄也早日回去吧!在長安呆的時間太長,會引起他的懷疑。”

李勉說得很吃力,巨大的壓力使他的病勢頗為沉重,段秀實一陣沉默,半晌他才緩緩道:“名不正、言不順,最後帶來的必然就是殺戮,他若登基太后必會被他所殺,作為臣子我當儘自己地一份力,至於成功與否,那是由老天來決定,李兄如果真要放棄,那我也無話可說。”

說罷,他站起來行一禮道:“段秀實告辭了。”

他剛走到門口,李勉卻笑著叫住了他,“我只是在試探成公兄地決心,請回!”

段秀實驀然轉身,“李兄難道也是不肯放棄嗎?”

李勉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事到如今,我能還有選擇嗎?”

他慢慢坐起,不急不緩道:“或許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挽回局勢。”

段秀實大喜,連忙問道:“請李兄詳說!”

李勉擺擺手請他坐下,他沉思了片刻後便問道:“成公兄這次回京帶來了多少人?”

“帶來八百人護衛。”

段秀實說到這,他忽然明報白了李勉的意思,猶豫道:“只是這樣做地後果,恐怕會天下引發大亂。”

“對我們沒有什麼後果,後果都在楚行水的身上。”李勉瞥了他一眼,冷冷道:“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若成公不想參與,我絕不勉強!”

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李勉決定豁出去了。

(月票有無?為了保住分類前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