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名門(直叫人熱血沸騰)> 卷九 國亂 第三百七十九章 江淮風雲(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卷九 國亂 第三百七十九章 江淮風雲(六) (2 / 2)

看到這裡,張煥終於冷冷地笑了,不知是在笑李勉、崔小芙的愚蠢,還是在笑他們不識時務,事情已經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難道找幾個無權無職的親王,就憑段秀實那千把個蝦兵蟹將,大唐的天就能變回去嗎?

他展開一張紙,提筆寫下了幾條命令,遞給親兵道:“用最高等級立即將它發到長安內務司,不得有誤。”

天快亮時,八萬大軍抵達了距江都三十里的邵伯鎮,並在那裡紮下了大營,數百騎兵風馳電掣般衝到江都城下,用箭向城中射進了數百封安民告示

此時的江都城氣氛空前緊張,但這裡的人已經百年沒有經歷兵災了,和逃命為第一原則的中原百姓相比,江都人躲災水平顯然缺乏技術含量,無非是將舅舅家的錢藏在叔叔家去,或者在床下挖個洞,將裝滿了金銀珠寶的土甕埋起來,然後全家人一致對口供:我家很窮,已經三天沒吃飯了諸如此類,卻全然不顧那一身油膘是從哪裡來的。

不過緊張歸緊張,但江都城卻沒有出現大的騷亂,尤其是商鋪。沒有一家被砸搶,而出城逃難地民眾也寥寥無幾,基本上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其實這和代刺史趙嚴的努力分不開,早在鹽城之戰爆發前。趙嚴便召集廣陵的地方官開會。部署了一系列維持穩定的具體措施,比如實行里正、地保責任制。將廣陵地區所有地裡正和地保都動員起來,安撫本轄區地民心、組織聯防以維護治安。經過種種措施,終於穩定住了廣陵地區的局勢。

一大早,一輛輛馬車從各大商鋪悄悄駛出,就彷彿約好似地一齊向刺史衙門駛去,確實是約好之事。昨天下午,刺史趙嚴發了一百餘張請柬,請江都各大商鋪的東主或大掌櫃齊聚州衙商談如何應對這次江淮危機。

大唐商人地地位一直很低,從老大嫁作商人婦便可看出,一個年長色衰的樂妓嫁給商人都覺得委屈,儘管中唐後商人的地位有了提高,李隆基曾數次接見長安大商人,尤其慶治以後朝廷頒佈許多提高商人地位的措施,如取消商籍。允許商人騎馬、坐馬車。允許商人穿儒袍等等,但民眾中輕視商人的傳統始終難以徹底改變。甚至到了一千多年後,投機倒把罪依然成為刑法中地罪責之一。

不過地域不同,對商人的輕視程度也不同,廣陵郡是大唐的商業中心,尤其在郡治江都縣,商鋪三萬戶,按平均一戶僱十人來算,江都城幾乎有一半的民眾都是從商,再加上江都遠離大唐政治中心,感受不到肅殺堂皇的官氣,故江都城民眾對商人的寬容程度算是大唐第一。

一輛輛馬車準時來到了衙門前,片刻功夫,原本空曠的衙門前便停滿了各式各樣的馬車,商人們一反平時見面寒暄問禮的習慣,一個個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地從側門進了州衙,這也難怪,有錢無勢地商人就象一頭肥羊,總會成為戰亂時首當其衝地受害者,戰爭陰雲籠罩著江都,讓他們如何能笑得起來。

會場設在一間放置雜物的大房間裡,已經略作清掃,按請柬人數鋪了一百多張坐席,商人們魚貫進入房間,隨意而坐,剛開始時眾人還保持著沉默,但很快就有細心人發現那些有著官商背景地商鋪一個也未到,商人們先是驚異、隨即是猜測,眾人交頭接耳,會場裡便漸漸開始熱鬧起來,談論清晨射進城的安民告示;談論絲綢之路重開對海上貿易的影響;痛斥官商利用權勢進行的各種不公平競爭等等。

“刺史大人到!”一名衙役一聲高呼,會場裡頓時安靜下來。

只見滿臉笑容的趙嚴快步走進了會場,坐在門口的幾名商人連忙站起來施禮,趙嚴擺擺手示意大家坐下。

“各位,我受監國殿下之託,特地召集大家開一個短會。”趙嚴此言一出,立刻在商人中間引起了掀然大波,嗡嗡聲響徹一片,誰也沒有想到,開這個會竟然是監國大人的囑託,有人甚至激動得淚流滿面,大唐最高統治者首先想到的竟然會是他們商人,不過,趙嚴下面一句話卻讓會場陡然間變得死灰一片。

“這次中原之亂,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還有河北也遭受了兵災,大量難民流向河東,哀民遍野,而朝廷財政十分拮据,實在無力救濟他們,所以監國殿下便想請各位解囊相助,幫朝廷渡過這次難關。”

會場裡鴉雀無聲,人人都感受到了肥羊之痛,簡直痛入骨髓,張煥下揚州,首先想到的當然就應該是他們,一點都不應該覺得奇怪,難怪那些官商不來。

趙嚴似乎很理解眾人的心情,他笑了笑,又接著對眾人道:“各位不用擔心,這次捐助按各店的財力來出,店大的多出,店小的少出,絕對是在大家能承受的範圍內。”

“那他們官商呢?他們出不出!”一個膽子略大的商人終於喊出了大家的心聲,寂靜的會場頓時象炸了鍋似的,吵嚷聲、咒罵聲亂成一團。

“諸位安靜!安靜!”商人中資歷最老的乾泰祥綢莊店的大東主周貴喊住了眾人,會場裡再一次安靜下來,他上前一步,向趙嚴深施一禮,“刺史大人,你廉潔奉公、為民辦實事,一直深得我們這些生意人的敬重,你讓我們來開會,我們沒有一個人敢不來,但刺史大人開口便是要錢,確實讓我們難以接受,我想問一句,如果我們不給錢,是不是軍隊進城後就要難保軍紀不整?”

“我可以向諸位保證,絕對不會軍紀不整!”

趙嚴鄭重地對眾人道:“而且我可以明白地告訴大家,監國殿下已經事先告訴過我,最多隻有五千人進城維持秩序,大軍將秋毫不犯。”

周貴點了點頭又道:“監國大人愛民的聲譽我們向來信服,不過我還是想斗膽問一句,監國殿下有沒有考慮過也讓官商出錢?他們的經商規模是我們的十倍不止,而且根本不繳一文稅,為國分憂是民之本份,我們不敢拒絕,可如果要讓我們心服口服地掏錢,我們希望官商也同樣承擔捐助。”

“對!只要官商也交錢,我們會竭盡全力相助朝廷。”下面的商人都紛紛應和。

趙嚴深深地看了周貴一眼,這才不緊不慢地對眾人道:“我剛才說過,這次捐助是按各店的財力來出,自然也包括各家官商,我可以明著告訴你們,這次官商所分攤的錢,恐怕要比你們多得多,而且監國殿下也不會讓你們白出這筆錢。”

(奧大神更新了,老高就被趕出前六了,不過我還是要深深感謝大家,月票上千張,是名門發以來的第二次,老高給大家鞠躬了,真誠地感謝大家的支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