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宦消失,馬維道:“刑餘之輩,其實有些本事,可惜在宮裡待得太久,早忘初心,一味地只想揣摩人主之意。”
“梁軍大勝?”徐礎問道。
“哦,險些忘了,剛剛傳來的訊息,梁軍大勝,遼東兵被殲、被俘過半,剩下的人逃往塞外,關卡盡入梁軍之手,皇甫階也成俘虜,很快就能送來,遼東荒民已非大患。”
“如無漁陽相助,梁軍斷能取此大勝,梁王……”
徐礎話未說完,孫雅鹿趕來,他已聽說梁軍大勝的訊息,行禮之後,提的問題與徐礎差不多,“漁陽守約留下遼東軍,梁王相信了嗎?”
“嗯,孫先生可以詳細說說朝廷的要求了。”
“首先要去除濟北王的帝號,並將濟北王送還朝廷,這一條梁王若是不許,剩下的也不必說了。”
“嘿,天成朝廷淪落至此,嘴還是這麼硬。好,我可以歸還濟北王,是否去除帝號,讓他自己決定。”
孫雅鹿拱手,“梁王做此讓步,朝廷也安心了。”
“接著說。”
“梁王可以用朝廷的名義號令冀州郡縣,一如賀榮單于所為,但是漁陽要留給朝廷,僅此一城。”
“嗯,不算過分,我也可以接受。”
“漁陽留給朝廷的意思是梁軍一兵一卒也不能入城。”
馬維想了一會,“朝廷的官兵是不是也不出城?”
“絕不越過城外二十里。”
馬維向徐礎道:“天成朝廷是想給自己留一個國中之國。”
徐礎點下頭,沒有參與這場交談。
“我不入城,如何與郡主、皇帝議和?”
“陛下與郡主可以出城。”
“這一條我也可以接受。”
“最後一條,梁王可以留兵守衛冀州,但是也要率兵攻打秦州,經此一戰,朝廷已與單于決裂,必遭報復,與其坐等,不如直探虎穴。”
前兩條多是虛名,攻秦卻是要梁軍付出實打實的巨大代價。
孫雅鹿初次見面時提起過此事,馬維早已反覆思索,回道:“這件事我不能與你談,要與郡主、皇帝當面商議。”
孫雅鹿還要說下去,馬維道:“你這就帶著濟北王回漁陽,後天午時,在漁陽南門外的十里亭我與郡主、皇帝會面,各帶一百人,五里以外,各停千人。下去吧。”
梁王堅決,孫雅鹿只得告退,馬維手寫軍令,命帳內的一名衛兵帶出去,交給高聖澤,再由老宦轉至相關將領,釋放“皇帝”。
馬維向徐礎道:“你可曾料到冀州得來如此容易?”
“沒料到。”
“但你的確說過,郡主一定會做些什麼,我一直擔心她會重新拉攏到淮州盛家,現在看來,盛家已經鐵心要放棄天成朝廷,聽說他們已經發兵渡江,要從後面抄寧王的老巢。”
“寧王想必不太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