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時風即將返回江東,力邀徐礎同去,“寧王這個人缺點多多,但咱們不是選聖人,而是押注誰能奪取天下。這些年來東奔西走,我也算見過不少英雄豪傑,最後還是覺得寧王值得輔佐。”
“郭兄尚未見遍天下英雄。”
“哈哈,沒那個精力,也沒必要,總有後起之透,等我挨個見遍,怕是大亂已經結束,我去投奔,人家也不要我。礎弟再仔細想想,你我二人共同輔佐寧王,江東勝算又多幾成。”
“寧王嗜殺……”
“恰是亂世所需,而且礎弟若在寧王身邊,至少可以救下一些人。”
徐礎笑著搖頭,“我在東都還有事情未了,去不得江東。”
“礎弟自有主意,我不勉強,只是想讓礎弟知道,我是真心邀請你去江東,寧王亦對礎弟念念不忘,他若知道你在東都,必然也要請你過去。”
“江東乃我母親之國,早晚會去一趟。”
郭時風拱手告辭,“梁王偶爾會猶豫,礎弟既然留下,請多多照看梁王,勸他莫起異心。我雖然輔佐寧王,但是對梁王絕無傷害之意,因此苦心引導兩王聯手,對梁王來說,再沒有更好的選擇。”
“明白。”
郭時風告辭,昌言之送到府外,回來道:“公子要去江東?”
“暫時不會去。”
“只是暫時,以後呢?”
見昌言之神情有異,徐礎微笑道:“你不願回江東?”
“如果公子只是去江東看看,我願意陪同,如果是去投奔寧王,恕我不能跟隨。寧王燒殺吳兵,此仇雖不能報,但我絕不向他稱臣,就算有一天寧王真能一統天下,我寧願逃到蠻荒之地,也不做他的百姓。”
“你果然還是吳人。”徐礎笑道。
“公子別笑,我是認真的。”
徐礎收起笑容,“我也不願意前去投奔寧王,但是——”徐礎想了好一會,繼續道:“如果寧王真的佔據荊州,並且公開迎戰賀榮人,我得去幫忙,寧王如不用我,我也躲到蠻荒之地去,如果用我,私仇先要放在一邊。”
“以寧抱關的脾氣,他不需要公子,必會殺你以除後患,絕不會放你離開。”
“那就只好你一個人去蠻荒之地了。”
“我還真有地方可去,想當初吳國敗於天成,七族分為兩派,一派留下,意圖復興,一派誓死不做天成臣民,乘船避居海上,前些年還有來往,或許我能找到他們。”
“事情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昌言之收拾桌上的茶具,“寧王真能攻下荊州?”
“寧王很可能攻下荊州,但我懷疑他敢不敢與賀榮人為敵,很可能是請求劃江而治。”
“單于會同意?”
“寧王與郭時風會想盡辦法在江北諸州挑撥是非,令單于無暇他顧,不得不與寧王議和。”
“嘿,都打自己的算盤,沒人真的在意天下安危。”
“郭時風至少有一句話說得對,亂世之中大家選的不是聖人。”
次日一早,宦者來請徐礎,梁王要與他一同為郭時風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