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自知兵弱,沒敢直接攻擊晉軍,而是派人邀請晉王,說是有要事相商,打算以伏兵暗算對方。
可他忽略一點,降世軍將士分屬各王,彼此間仍保持聯絡,有些人私交甚厚,無話不說。
馬維這邊剛有異動,訊息就傳到沈耽耳中,他仍然赴約,穿著長袍,內藏鎧甲,打算將計就計,就在軍營門口活捉親來相迎的梁王。
當時的場面十分混亂,關於誰先動手,說法不一,總之兩王的計劃都沒成功,雙方衛兵打成一團,晉王人少,帶領衛兵撤退,回到營中,立刻點兵出發,進攻梁營。
徐礎帶兵趕到時,雙方戰事正酣,各自封鎖街道,不許其他人進入戰場。
徐礎可以指揮士兵衝進去,可那無異會使場面更加混亂,他想獨自進去平息戰亂,被手下將士團團圍住。
宋星裁抓住韁繩,勸道:“執政不可涉險,兩王相爭,用意未明,哪怕其中有一人對執政懷有戒心,執政此去也將是自投羅網。”
徐礎只得派信使分別去見梁王、晉王,傳達己意,希望他們停戰,解釋誤會。
馬維讓信使回話:“我為吳王而戰,吳王若還念及一分舊日交情,請速參戰,餘話少說。”
沈耽倒是十分客氣,帶來話:“交友不慎,反受其害,讓天下人笑話。請吳王稍待,等我事後親自前去謝罪。”
梁軍顯然處於下風。
容不得分析利弊,徐礎必須當機立斷,得到回信之後,他傳令將士逼向晉軍,並且源源不斷從西城調來更多士兵。
直到兩軍交鋒,徐礎才找出理由:晉王獲勝,對他沒有半點好處,這一次,他必須幫馬維,而不是坐山觀虎鬥。
施加壓力的同時,徐礎不停地向兩邊派出信使,一會威逼,一會利誘,勸說他們罷兵,甚至以金聖女和降世棒的名義要求兩軍將士聽他命令。
將近半個時辰之後,晉軍終於承受不住兩邊的壓力,率先退兵,梁軍見好就好,也退回己方營中。
這是一次徹底的分裂,梁、晉原本親如一家,如今成為仇敵,劃出清晰的界線,不許對方逾越半步。
徐礎也下令退兵,要求兩王來見自己,解釋清楚。
馬維來了,他很感激吳王出手相助,也替他遺憾,“吳王為什麼要退兵呢?咱們兩方夾擊,晉軍必敗。”
“晉軍若是一敗塗地,必然開門投降官兵,到時候局面將不可收拾。”
馬維還要再說,劉有終來了,不理梁王,直接向吳王拱手道:“晉王整頓軍營,以防有人趁亂鬧事,抽不出空來,因此派我來說明情況。”
馬維冷笑道:“有什麼可說明的?沈耽決定投降鄴城,這是他親口說出來的話,還要拉我入夥。當時劉先生在場,總不能不承認吧?”
劉有終面不改色,“吳王尚有假降之計,晉王的想法與吳王不謀而合。”
“吳王的假降之計已公佈於諸王,晉王的‘假降’卻一直藏在自己心裡,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即便如此,也是吳王問罪,梁王越俎代庖,偏偏又沒這個本事。”劉有終笑著搖頭。
兩人辱槍舌劍,互不相讓,徐礎聽了一會,打斷道:“夠了。梁王是我多年好友,晉王是我結拜義兄,在我眼裡不分彼此。”
“我來了,沈耽可沒來。”馬維忍不住指出這一點。
劉有終寸步不讓,“梁王自知不是晉王敵手,所以來求助,非真心投奔。晉王不來,卻將城門守得固若金湯,並沒有投降官兵,不讓吳王操心。”
徐礎覺得自己夠操心的,喝道:“兩位還當我是軍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