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月票。)
說起造反時,人人豪氣萬丈,真遇到官兵,卻是腳底抹油者活得長久些,徐礎正在猶豫要不要當場對翻江龍下手,只見他一個躍起,同時轉身,向營地跑去,連馬匹都不要了。
吳軍諸頭目四散奔逃,只剩下少數人還守在原地。
徐礎大喝一聲:“大敵當前,擅逃者死!”
鮑敦沒跑,第一個拔出刀來,喝道:“是好漢的就留下,是孬種的受我一刀!”
鮑氏族兵紛紛拔刀,唐為天更是大怒,一步躥出去,掄起棍棒打倒一人,隨後追趕小姓諸頭目,他跑得快,棍棒打得也準,很快攆回大部分人,只有少數人逃之夭夭。
七族頭目與荊州群豪跑得慢些,聽到叫喊,又紛紛回來。
徐礎向鮑敦道:“情況危急,我有不情之請……”
“這個時候還客氣什麼?吳軍可以進城,但是隻能進外城。”
“請鮑公去開城門,我去前方檢視敵情。”
鮑敦點頭,徐礎向重新回來的眾人道:“官兵已是強弩之末,沒什麼可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家先進城暫避,一切全聽鮑城主安排。”
說罷又叫上幾人,上馬隨自己去前方。
進城總比無頭蒼蠅似地逃亡強得多,眾頭目心緒稍定,紛紛回營,叫上自己的人開拔。
徐礎攔住一群小姓兵卒,詢問官兵所在,結果眾說紛紜,按他們說法,徐礎騎在馬上就該望見煙塵。
與絕大多數初創的義軍一樣,吳軍缺少斥候與軍紀,易受傳言蠱惑,徐礎帶人迎上逃兵,要親眼看一看。
雖說推選半途而廢,在唐為天看來,公子已經獲勝,不停地衝著人群喊道:“給大都督讓路!”
這句話還真有些效果,人群讓開,幾名小姓頭目跟在徐礎身後,很快也跟著喊出同樣的話。
小姓十營就當路而建,穿過混亂不堪的營地,徐礎來到一處小丘之上,終於望見了官兵的身影。
官兵出現在遠處的一個拐彎路口,依山腳列陣,前方是兩排車輛,還沒有安置完畢,能看到士兵在忙碌。
徐礎以馬鞭指向官兵,扭頭向跟隨者笑道:“諸位無需慌張,官兵不足千人,且將領膽怯,遠道而來,不求速戰速決,反而列陣自保,必是無能之輩。”
徐礎之前只叫上幾個人跟隨,這時身後卻有五六十人,還有更多人徒步跑來。
千斤秤沒跑,也在跟隨者當中,疑惑地問:“不到千人嗎?在這裡看不太清。”
“那就到能看清的地方。有馬者隨我來,無馬者留下。”徐礎拍馬疾馳,回到大路上,直奔官兵而去。
有馬者不到三十人,二話不說立刻跟上的只有唐為天,其他人都要猶豫一會,然後才陸續跟上,隊伍抻得很長,最後幾個人是在步兵的注視下才不得不追上去,如果可以的話,真想將坐騎讓給他人。
徐礎不管身後有人無人,縱馬賓士,離官兵陣線越來越近。
官兵如臨大敵,從車廂後伸出兩排長矛,鼓聲響動,將校叫喊,兵卒匆忙排列。
相隔一箭之地,徐礎能夠望見拐彎另一頭的情形,如他所料,官兵其實並不多,心中不由得輕嘆,如果他有一支真正的軍隊,此時此刻就能衝散官兵,獲得首勝。
官兵也是失策,如能趁吳軍驚慌之時衝鋒,將以少勝多,免去此後的許多麻煩與傷亡。
徐礎又嘆一聲,朝廷無將,自己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