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的俠魁不是田光麼?怎麼變成了這年輕女子?”
賓主落座,朱英打量田言,面上不動聲色,心裡滿是疑惑。
身為戰國四公子的門客,對於江湖上諸子百家的情況,自然要有所瞭解。
農家人數眾多,六堂實力雄厚,有資格參與到列國紛爭中,歷代農家俠魁,執掌神農令,更是誰都要禮敬三分。
春申君曾經也想用一用農家,可惜相比起其他三位公子,農家俠魁田光根本看不上他,最終不了了之。
沒想到現在俠魁易位,且對方主動上門拜訪。
“朱老辯智,權略秦楚,方有昔日太子獲歸,楚王登基,小女子甚是欽佩!”
田言行以晚輩姿態,既有禮敬,卻又不亢不卑地道:“不請自來,殊為失禮,實在是事態緊急,此為武安君李牧親筆書信,請朱老過目!”
“武安君李牧?”
朱英雙手接過,展開細看後,動容道:“農家欲出塞外,助趙軍開墾荒地?”
“不錯!”
田言頷首道:“秦人狡詐,誘趙軍出塞,滅匈奴胡人,更一邊修築長城,一邊令趙軍家眷在城上喊話,如今塞外趙軍已經開始叛逃,短短一月間,秦軍就得到了趙人兩萬降卒!”
“竟有此事?”
朱英大驚。
真正把復國復仇掛在嘴邊的,向來都是亡國權貴,不忿利益受損,真正的底層百姓,只要生活富足,安居樂業,誰管上面統治的,是秦王還是趙王?
即便是軍隊,也是如此!
秦人在趙長城的基礎上開始修築擴建長城,這是斷絕趙人回國的希望,與此同時,又讓趙軍的家眷在城牆上喊話,這是摧毀趙人的心理防線。
雙管齊下,那些底層計程車兵還不紛紛叛逃?
照此下去,秦滅燕趙,兵力不僅沒有損失,反倒會得到補充,恐怕不出數年,就能南下!
到時候,楚國如何抵擋?
頓時間,朱英的態度就不同了,起身拱手道:“俠魁大義,老朽佩服!”
顯然,農家是要助趙軍在塞外開墾荒地,形成良田,自給自足,如此一來才能抵抗秦國的誘惑。
此舉落在抗秦的諸國眼中,自然是高義。
“朱老謬讚了,開坑荒地非一時可為,秦軍如今已不供糧草,要強逼武安君投降!”
田言也起身還禮:“大楚火耕水耨(nòu),粟支富足,我此來正是為了借糧,助趙軍度過最兇險的難關!”
“這……”
朱英臉色微變。
如今五國之中,糧食最富足的,無疑是大秦。
自商鞅變法後,農業一直被大秦視為強國之本,秦王重農,不斷獎勵農耕,而先實公倉,收餘以省親的制度,也確保了國家對糧食的控制,以致於境內粟如丘山。
排第二的就是楚國,楚國是佔據地利,畢竟是疆域遼闊,河谷土壤肥沃,糧食自然充足。
以春申君的富足,大手一揮,借趙軍一年糧草都不難,但關鍵在於,那樣不是公然與秦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