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這是孔子教導冉求的一句話,勸誡冉求堅持自我,不要故步自封。
因此直面老者的伏念,卻發現那每個字寫下,都是大放光彩,直指心靈,做出拷問。
汝能持否?
幾乎是下意識的,這位面容方正,氣質肅然的儒家掌門,腰間的太阿出鞘,施展出畢生所學,聖王劍法。
佩劍太阿,劍譜上排名天下第二,僅次於天問。
聖王劍法,內聖外王,內聖修身養德,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劍與心合,法與道合,這一刻煌煌劍光斬出,那虛空中的金字紛紛消散。
然而那金光泯滅得快,誕生得更快,老者筆尖懸於虛空不動,一個個大字旋轉沖刷。
伏唸的臉色很快變了。
因為照此下去,他很快就會真氣不濟,力竭不支。
中道而廢!
“師兄,我來助你!”
立於一側的顏路挺身相助。
他的坐忘心法乃是參悟道家精髓所得,收斂形體,離形去知,遇弱則弱,遇強則強。
伏念專攻,顏路專守,這齊魯雙傑配合得渾然天成,毫無弱點。
可惜依舊無用。
那金字鋪天蓋地,越聚越多,生出一股充斥天地的茫茫偉力。
龐然的氣勢,將“力”字闡述到極致,壓得整個六藝館都搖搖欲墜,直欲傾塌。
儒家眾人面色如土,一些心智薄弱的弟子更是險些哭泣出來。
這老者莫名打上門,強得又可怕,莫非今日儒家有滅門之災?
眾弟子中,唯獨一個少年雙目沉靜,眨也不眨地看向老者。
下一刻,他閃身撲出。
“張良!退下!”
伏念百忙之中,還分出心神關照門人,眼見這入門不足數月的小師弟竟要參戰,立刻高喝阻止。
“師兄,我也想向前輩討教幾招!”
張良溫和一笑,卻未出劍,而是身形變幻,在空中劃過無比玄奧的軌跡,竟然直接自金字的縫隙中穿行而過。
“嗯?”
伏念和顏路都是一驚。
他兩人身為儒家的執掌者,聯手對敵,豈能不知這老者的手段驚人至極,那金字洋洋灑灑一片,無絲毫疏漏。
可偏偏張良就極為準確切入縫隙之中,他的身形輕盈流暢,行雲流水,隱隱有鸞鳥鳴叫的聲音響起。
“難道是?”
伏念和顏路心神一動,就見那鸞鳥鳴叫中,老者的筆尖突然一顫,金光大字的誕生驀然一緩,然後張良側身,做了一個張弓搭箭的姿勢,或連發,或蓄力,數道白光利箭,破空飛射。
嗖!嗖!嗖!
那利箭似劍氣所化,又如浩然正氣,電光火石之間,就已正中金字。
說來也怪,金字在這箭下,如冰雪消融般散開。
老者收筆。
六藝館中終於一靜。
“多謝前輩指點,今日方知儒門六藝,能夠化作實招!”
伏念目現異芒,拱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