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承,人道光輝。
這是顧承身為人皇,行走諸天時的最大收穫。
有此具現化的精神,人族發奮圖強,自強不息,毋須永遠處於庇護下,反倒成為了人皇堅強的後盾。
這一刻,無數的名字、無數的思維、無數的念頭、無數的觀點、無數的立場誕生。
看似胡亂的堆疊,虛空之中立刻攪起了層層狂暴的波動,激盪出無數的思想火花。
這種感覺十分美妙。
因為每一朵火花,都是一個獨特的視角,都代表著一位人族對世界或本能、或直觀、或理智的認識。
這種思維的海洋與潮流,才是人族所特有的性質。
不像仙家那樣,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無限的時光反倒賦予他們單調的生活;
不像巫妖,生來就被限定了道路,或為戰而生,戰天鬥地,或渾渾噩噩,虛度光陰;
人族生來弱小,沒有率性的資格,他們大部分都在卑微求存,泯然從眾,但隨著時代的推移,他們的進步與改變又是最大。
從整體的弱小,到種族的強盛,從個人的弱小,到強者的輩出,向天爭命,人可勝天,這種喜怒哀樂之下的平凡,這種難以限制下的未知,是那麼的豐富多彩。
如此最符合種族特色的精神傳承,不正是作為乾坤鼎合一的最好推動?
當然,這種設想固然極有創造力,但真正實施起來並不簡單。
古往今來的人族意識實在太多,此時一股腦湧出,當真是不可計量、不可想象,猶如無數碎片,隨機拼湊在一起,很快組成了一個混亂深淵。
從顧承的角度俯瞰全域性,人道光輝固然填充滿了九鼎,但裡面的能量是紊亂不堪的,兩者不僅未能完美融合在一起,反倒開始互相掣肘。
因此他伸手虛握,著作《封神演義》的筆再度出現。
家在天樞十二卷中墊底,但就顧承個人而言,卻是最佳的輔助利器。
由於《封神演義》的劇透,契合命運之道的施展,這支筆,便是一支造化之筆。
造化如筆,虛空如畫。
他伸手勾勒,無限的炫彩,在從橫交錯的筆線軌跡上瀰漫開來,層層鋪疊,將碎片化作世間永珍,描繪在九鼎內部。
此時此刻的顧承,就像一個拼圖的頑童,又彷彿是上蒼之手,將這些不可計量的洪流,與九鼎完美結合。
三皇五帝屏息地看著這一幕,與自身所學映照,只覺得收穫無窮。
這是獨屬於人皇的待遇。
這一畫,就是整整一日一夜。
當收筆之時,以顧承混元道境的修為,都不禁感到虛弱。
所幸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看似沒有進行過一戰,但其實一直在戰鬥。
敵人正是整個天地大勢。
這是穿梭不同時代的排斥,即便女媧娘娘的超脫之力也無法避免。
與天鬥,其樂無窮,一直與天地相抗衡的顧承,煉就了無與倫比的耐力,同層次的道祖,即便是三清也比不過他,方能將龐大到難以想象的人道光輝,完全銘刻在了九鼎之上。
收筆不是結束,顧承彈指點出,薪火傳承正落在中心。
嘭!
彷彿畫龍點睛,一股極為美妙的反應誕生了——
冥冥之中,那極為混亂,甚至趨至於混沌的思維風暴,觸碰到了契機,化作有序的漩渦,然後大放光明。
秩序自發的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