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的太乙真人和楊戩也飛出陣外拜下,原本萎靡在地的燃燈突然使了個變化,居然掙脫束縛,也往元始天尊處飛去。
元始天尊微微頷首,將他們接下,再看著三霄,尤其落在雲霄身上,道了三個字:“好膽氣!”
說罷,拂袖一振,將三霄送入陣中:“你們且進陣去,我自進來!”
這般作為,已是將雲霄當成一位可堪一戰的對手,給予尊重。
當然,一旦是對手,倘若戰敗,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雲霄也十分欣然。
以大欺小也罷,不尊規則也好,朝聞道夕死可矣,哪怕失敗,若能倒在觸控那巔峰層次的路上,她也無怨無悔。
且說祥雲託定,瑞彩飛騰,元始天尊進得陣來,慧眼垂光,見眾門下橫睡直躺,閉目不睜,不由微微一嘆。
這嘆息不僅對門下弟子遭劫的感慨,更是種莫名的情緒,彷彿連他自身都受到某種影響,卻又掙脫不開,只能徒嘆奈何。
無數生靈都向往的混元道境,為諸天巔峰,可又有誰知道,即便是混元道祖,也有身不由己的時候。
“元始天尊出面,代表著他終究被鴻鈞所影響,成為封神中那個以大欺小的貨色……”
朝歌摘星臺上,顧承遙遙觀戰。
唯有他,才能體會元始天尊的無奈。
因為此世的三清教主,受到幕後主使的暗中操控,不僅成為了鴻鈞的徒弟,還變得更有“人性”。
這種人性,不是好事,如果是大漢皇朝時期的三清,即便闡教上下盡喪,玉清道祖也不會露面。
而元始天尊對於教內弟子就有了強烈的護短之意,闡教上下都在陣中,如果被三霄送上封神榜,那他就成了孤家寡人,自然要以大欺小,親自來破三霄之陣。
同理,這也是通天教主最無法容忍的。
相較於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其實十分公義,封神演義中,他曾有言,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截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門下弟子不服釁事,都被革除教外。
結果通天教主老老實實地遵守昔日三教共籤封神榜時的諾言,元始天尊卻率先壞了規矩,如果說之前他還可能念及師兄弟之情,不便出面,那麼聞仲送上《封神演義》,將截教的下場劇透後,通天教主就不可能再忍下去了。
卻說目送元始天尊入陣,險死還生的燃燈道人,終於舒了一口長氣。
他巧奪定海神珠,引發闡教截教全面對抗,又上玉虛宮請援軍,如果真的葬送同門上下,元始天尊第一個饒不了他,好在現在道祖親至,三霄必然上榜,定海神珠終於妥妥的落入手中,倚為成道之寶。
喜悅之色剛剛浮上眉梢,一道戮天絕地的劍氣陡然劃過,燃燈道人神情凝滯,生機瞬間泯滅,一縷魂魄往封神榜上飛去。
下一刻,通天教主乘奎牛而出,誅仙四劍環繞,也往陣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