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內,菩提老祖坐於蒲團,七寶妙樹斜插,遙遙觀戰。
相比起無量天尊,他更希望摸清顧承的跟腳。
十二品蓮臺印記的出現,令他如鯁在喉,十分不安。
昔日他和阿彌陀佛一同傳道諸天,宣揚佛道,共入混元,是何等盛況。
可惜對混元道境後的道路,兩者卻產生了嚴重分歧,是為小乘大乘之爭。
阿彌陀佛的小乘教義,將自身定位為萬佛之祖,眾佛唸誦南無阿彌陀佛,向之學習,傳頌他的道;
菩提老祖的大乘教義,則把佛看成一種象徵,佛法無邊,全知全能,在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
在修持方法上,小乘教義主張修戒、定、慧,八正道,大乘佛教則偏重於六度四攝,菩薩行,以普渡眾生為宗旨。
講得再直白些,小乘佛教是避世修行,佛教徒必須出家,在寺院中四大皆空,師徒傳授法門,苦修進步,最終目標就是阿彌陀佛的境界,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宗門;
而大乘佛教則講究佛在心中,即便是在家修行,只要供奉佛像,信仰虔誠,日後都有成佛的機會,更偏向於宗教,收割信仰,以供修行。
菩提老祖選擇玄黃大世界紮根,正是要貫徹大乘教義,為此佈局良久。
西牛賀洲早就是佛門所在,各族信仰佛法,東勝神州是道家地盤,暫時入侵不得,北俱蘆洲妖魔剪伐,邪鬼潛蹤,最是混亂,而人口最多,信仰最為重要的,則要屬南瞻部州。
將大乘佛教的經文,徹底傳入南瞻部州,通靈石猴悟空是其中的關鍵一環,由此才引發了之前與無量天尊的正式衝突。
不過顧承做得更絕,直接將仇恨吸引過去,菩提老祖樂得抽身事外,同時又密切關注雙方的交鋒。
眼見無量天尊動用大世界之力,結合周天星辰與無數小世界佈置下天羅地網,菩提老祖知道,戰鬥結束了。
無論是死是逃,顧承都不可能繼續留在玄黃大世界了。
至於如何防備其再度返回,天庭之中,不還有玉皇大天尊麼?
菩提老祖雙目閃爍著智慧之光,掐指一算間,已然定下後續佈局。
然而就在這時,一聲鐘鳴,響徹玄黃。
咚!
那股雄渾長久,繚繞不絕的鐘聲,彷彿悠悠一嘆,餘韻萬載,直接壓過天羅地網,那如嬰兒呼吸般的世界胎動,也停了下來。
這僅僅是開始。
咚!咚!咚……
當鐘聲接連響起,道符旋動,竟是向後退去。
每響一聲,道符就退後億萬裡,最終退無可退,被逼回了三十三天。
而那鐘聲依舊沒有停歇,彷彿是在時光長河中百轉千回,隨著餘韻,悠悠然然地迴盪在所有妖族的靈魂深處。
顧承懷中的雪落狸王首當其衝,心中響起一道難以形容的震動。
彷彿是琴絃崩斷,冰層炸裂,又似乎是某種鎖鏈斷開,她感覺到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歡呼雀躍,莫名的暢快與輕鬆席捲全身,氣息瘋狂上升,實力暴漲。
“妖族的血脈限制,被打破了?”
這一刻,連顧承都震驚了。
每個種族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妖族最大的優勢在於繁衍,只要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它的繁衍速度之快,足以甩出任何種族無數倍。
但那些數目龐大的族群下,也有著嚴格的血脈限制。
最直觀的看,以狸貓一族為例,它們努力的終點,大致也就是五方聖獸剛剛出生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