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御史?”
捕快和人群迅速向兩邊分開,愈發襯托了那漢子的虎虎生威,景陽見了臉色劇變,脫口而出。
“不愧是前尚書家的公子,認得我們!”
那大漢咧嘴,大手一揮:“拿下!”
“我真不是賊人!”
眼見那些捕快粗魯地將畫卷起,景陽這次卻是再也不敢護住,唯有苦苦哀求:“我父告老還鄉,生了重病,家中捉襟見肘,為了買藥,才出來賣畫,求大人放過!”
大漢冷笑,充耳不聞。
繡衣御史,是奉命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直屬於天子的特殊機構。
兩百年前,有外戚作亂,姜天子聽從法家諫言,設直指御史,由於初期身穿繡衣,又稱為繡衣御史,手持節杖,巡視督察,搜捕叛逆。
後來這個機構延續下來,成為懸在百官頭上的一柄刀,景陽身為禮部尚書之子,對於繡衣御史當然不陌生。
不過父親曾經傳授他一門儒法,只要俯仰天地間,問心無愧,就能不懼這些御史,然而當大漢鐵箍般的手掌抓來,那懾人的氣勢牢牢鎖定,景陽只覺得腦海一片空白,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他父親是治世能臣,為國為民,頗有貢獻,如今落魄,豈能輕辱?”
正在這時,一點流光從人群中穿出,沒入景陽體內。
嗖!
一股浩然瑩白之氣,從景陽頭頂升起。
這是儒家的文氣庇護,卻非景陽自身所有,而是祖輩福廕。
景陽之父乃禮部尚書景恆,昔日連中三元,金榜題名,為官後亦是清正廉明。
而人道精神不僅讓人族傳承綿延,更有功德庇護,這種好官的後代,只要不為非作歹,敗壞家風,都能得到庇護。
“走!”
大漢本來以氣勢威壓,正是不給景陽激發文氣的機會,待得拿入牢中,還不任由他們炮製,沒想到竟被外人激發,凌厲無比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掃,轉身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兩名捕快放下畫卷,忙不迭地隨之離去。
圍觀群眾見沒了熱鬧看,飛速散去,景陽茫然四顧,就見一位少年立於不遠處,含笑地看著他。
“多謝恩人相救!”
他定了定神,趕忙上前,躬身致謝。
“換個地方說話吧!”
顧承擺了擺手。
並非多管閒事,隨意救人,他參悟天道,冥冥中有了識破命運的能力,知道如果伏羲沒有暗中干涉,第三次轉世,與眼前這位落魄公子,當有緊密的聯絡。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