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
文種臉頰微微一抽,他的城府顯然還沒有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失望之色溢於言表。
越已經是小國,但至少臨海偏居,還有發展前途,姜國疆域更小,幾乎是諸侯列國中墊底的存在,且四周都有強國環繞。
早知是小小姜國的王族,何必表現半天,簡直白費力氣。
范蠡目光一閃,卻在觀察顧承的表情,見他對文種的失望沒有絲毫不悅之色,才發問道:“公子邀請我等,自是為壯大姜國,然姜國的人口不到越國的一半,兵力更是不足五萬,無力進取各國,計將安出?”
此世是仙武,人族壽數漫長,如晉、齊、楚都有百萬兵力,次一級的宋、魯、鄭、秦則有五十萬常備軍力,相比起來,姜國整個國家的人口都不及這個數。
正如之前所言,這是硬傷,無論怎樣發展,人口不達標,整個國家的國力就上不去,甚至打了勝仗,都不足以吃下對方的疆域。
而且一旦姜國軍隊連連勝利,展現獠牙,必然遭各方壓制打擊。
你這數萬兵馬,對上人家數十萬大軍,又是四方合圍,沒有地利可守,拿什麼去贏?
唯有大幅度擴軍!
想要擴軍,這就又回到了人口問題。
在范蠡看來,姜國的處境,無疑和他們一樣,陷入了死迴圈中。
兔死狐悲是沒有的,他們寧願在越國蹉跎,爭取渺茫的機會,也不願意入毫無希望的姜國。
不過既然這位王族提出了招攬,范蠡也想聽一聽,區區彈丸小國,有什麼崛起的辦法。
顧承微微一笑:“如今的姜國,很富有。”
直白的說,就是我有錢。
這不是虛言。
行商不比強國,主要限制就是本錢和渠道,這點姜國都不缺,在魯國自顧不暇之際,已經完全開啟了商路,財源滾滾,日進斗金。
所以顧承現在的情況就是,我對錢不感興趣,但是我很有錢。
范蠡嘆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此非福也!”
有錢有什麼用?
軍隊打過來,滅了你的國家,都是別人的。
顧承道:“有錢,就可以買糧。”
文種忍不住道:“公子之意,是讓姜國百姓人人有靈糧吃,籍此強身健體,然後以區區數萬之軍,橫掃四方?”
這個世界的糧食,分為靈糧和雜糧。
文種在院中種的就是靈糧,常人服用都能強壯筋骨,益壽延年,貴族世子配合錘鍊之法,更可改變根骨,變得神力無窮,馮虛御風。
這種靈糧的原形,是昔日地皇神農坐化時,所留的五穀。
但神農創造獸族,五穀對應獸族的體質,人族並不能直接拿來食用,是用五穀之種進行培育,整個過程對環境要求極為嚴格,每一步都要一絲不苟,容不得半點差錯。
文種院中雖是區區半畝靈田,但價值已經不菲,足夠他和范蠡日常開銷,甚至四處遊說,找尋晉升的階梯。
有鑑於此,靈糧一向有價無市,尋常國家的公卿貴族,都無法頓頓靈糧,想要大規模購買,非得攀上晉齊楚三國的路子不成。
姜國再是富有,也只是相對小國而言,想要以靈糧興國,簡直是笑話。
然而顧承搖了搖頭:“不買靈糧,只收雜糧。”
文種怔住。
雜糧又稱凡食,基本就是給老百姓餬口,全為填飽肚子。
姜國既然富有,為什麼要收雜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