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震盪,大漢皇城深處,造化龍鼎躍出。
太子迴歸,又要吸納靈力,用以恢復了。
作為大漢皇朝第一玄器,造化龍鼎的智慧高深,自然沒有半分不願。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唯有國力由衰轉盛,它們才不會遭劫。
否則改朝換代之時,群雄並起,殺劫肆虐,被打得跌落品階的玄器還少嗎?
遠的不說,始皇四寶今何在?
所以不光是造化龍鼎,大漢皇朝七大玄器,都在默默守護,眾志成城,度過大劫。
“不用!”
但這一回,迴歸後的顧承,卻朝造化龍鼎擺了擺手。
他依舊虛弱,即便踏入高武神魔之境,玄器護體,但穿梭世界也不是無雙境的存在能夠為之,唯有至聖仙境,才能完全抵禦空間亂流,
可今時不比往日,顧承仰首,望向眾星之主,紫薇帝星。
下一刻,紫薇星力順著通天橋滾滾而下,源源不斷地注入體內。
再無天地異象,萬民圍觀,顧承駕輕就熟,悄無聲息地吸納浩蕩洪流。
足足一刻鐘後,他不僅神完氣足,恢復巔峰,靈臺之上的本命星辰還陡然向內坍塌,由虛轉實,再由實轉虛。
天罡三十六變大神通!顛倒陰陽!
這門排名前列的大神通一出,陰陽輪轉,極致變化,顧承體內的星力已是洶湧澎湃,強大到不可思議。
它不斷攀升,驀然間突破臨界點,產生了某種質變。
“無雙前三境,運用的還是星辰之力,到此就轉為星命之力,融入神通戰法,可成本命戰技!”
顧承默默體悟。
無雙共有七境,大隋世界迴歸時,他厚積薄發,直入第三境聚曜,放眼天下,已是強者。
但真正擁有拔山超海,拿雲追月的無窮偉力,還要從第四境星命的本命戰技開始。
這種戰技並非憑空而生,絕大部分都是由天罡地煞神通衍化而來。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種神通變化,看似包羅永珍,但對於浩瀚廣闊的仙武世界來說,數目還是偏少了。
每一位無雙境的存在,都有獨自的強大,於是乎,本命戰技就給予了他們發揮的空間,展現出特有的風格,方有無雙之稱。
比如許褚的地煞七十二變小神通大力,在附加了本命星辰之力後,便是登峰造極,將甘寧的大神通都破得乾乾淨淨,更可籍此領悟挾山超海,搬三山,超四海。
此時的顧承,也邁出了這關鍵的一步。
他微微思索後,沒有選擇天罡地煞,而是將星命之力,注入自創的六招內——
遮天!祭天!開天!監天!平天!封天!
這六招乃是顧承參悟大漢絕學五帝真龍書、三皇至尊道,與小世界諸多武道而創,本就有與星辰之力相結合的根基,再得本命戰技提升,是為真正的獨一無二。
對於顧承來說,短暫的招數提升,意義並不大,再強能強過三皇至尊道麼?
這種道路的探索,才是對未來影響深遠的關鍵一步。
頓時間,六枚晶瑩剔透的水晶,於靈臺上旋轉互動,環繞著本命星辰,相輔相成。
無雙第四境,星命成就!
這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