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了!瘋了!郕王瘋了!以他的功力,無論用什麼手段,都駕馭不住這等力量!”
在石之軒目瞪口呆的注視下,東瀛陣地早被連根拔地,但龍捲沒有半點消散的趨勢。
不僅不消散,反倒更加浩大。
方圓數里的地面都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半球形的巨大深坑,四周大量砂石正向中心流瀉填補,帶來連綿不絕的大地震動。
這是風兮破地的餘波,尚在掌控。
但如此表現,說明郕王根本沒有收手的意思,而是繼續催動天驚地動下一招——
水兮滔天!
水在哪裡?
海里!
山海關本就臨海,此時渤海之上,赫然烏雲密佈,颶風狂嘯,洶湧的海嘯捲起數千尺的巨浪,彷彿要覆蓋天穹。
望著那海嘯的方向,石之軒瞪大眼睛:“朝鮮半島?”
……
……
朝鮮半島。
破軍和東瀛天皇早早來到這裡,等待絕無神的會和。
前者無所事事,後者面容陰沉。
邪王動動嘴,東瀛天皇的佈局就被徹底打亂。
不光是九轉心丹的秘密,還有無神絕宮雖敗實勝,儲存下元氣。
從大局之上,此戰確實是有利於東瀛,郕王居然真有滅軍級的殺手鐧,一擊覆滅大營。
倘若他們中計,那麼現在十幾萬大軍,已經葬身在了龍捲之下。
如今草人作兵,迷惑大明,待得東瀛大軍捲土再來,可就是二十萬!
因為朝鮮也將參戰。
但如此一來,大勝之際,也是他這個東瀛天皇,被絕無神徹底拉下馬之時。
且不說東瀛天皇心情忐忑,不遠處,正有一支六萬軍隊,由朝鮮國王李珦率領。
這位文宗的面色,更是惴惴不安。
李珦是朝鮮第五任國王,一向體弱多病,崇尚佛教,不好戰爭,但當東瀛挾必勝之勢,大軍壓境時,他也唯有遵從。
朝鮮其實就是高麗,是在朱元璋的聖旨,除高麗國名,遵用朝鮮之號下,才改了的。
聽起來很威風,實則不然。
提到大明,總讓人想到這麼一句評價——
無宋之歲幣,漢唐之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這份骨氣,是後人喜愛大明最主要的原因,但明朝的國土沒賠償割讓,卻也在減少,其中朝鮮就得了大片的土地。
這還是在朱元璋朱棣,國力最為強盛的時期,原因大致就是要扶持一個反元親明的朝鮮政權,但代價卻是長白山東部、圖們江南部以及鴨綠江南部的中原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