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身著帝服,立於祭壇。
天子用大裘冕,配十二旒冕冠,玄衣纁(xūn)裳。
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yí)、黼(fǔ)、黻(fú)六章紋,共十二章。
泰山封禪,自古有之。
報天之功曰封,報地之功曰禪,祭祀天地,是為封禪。
實際上,這也是帝王在有了功績後,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的儀式。
講白了,就是增加皇權受命於天的概念。
所以顧承原本是不準備搞什麼泰山封禪的,但既然天意妥協,他也不介意走一個形式。
顧承率領文武百官,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然而剛剛登上泰山之巔,就見旭日東昇,雲海玉盤,碧霞寶光,照耀萬方,百官齊齊跪拜,目露狂喜之色。
天降祥瑞啊!
在封禪之時,居然有此異相,不是擺明著如今的帝皇,乃是受命於天?
“夠給面子。”
顧承微微一笑,毫無詫異。
既然天意願意臣服,自然要有誠意,區區祥瑞,只是開胃小菜。
果不其然,當封禪正式進行,霞光化虹,居然沒入顧承眉心,化作無數感悟:“天為陽,地為陰,陰陽化育,而有生靈……”
“天授神功?!”
顧承閉目感悟。
鐵木真的待遇,他享受到了。
甚至猶有過之。
太玄經至少要異獸引導,自行參悟,現在則是直接傳承,這其中的差距可是極大。
以顧承目前神而明之的武學境界,煉精神勇,煉神如意的修為,一時間都消化不了,唯有存於神龍內,作為積蓄。
彷彿過了許久,但在外界官員眼中卻僅僅是片刻,顧承睜開雙眼,看著一股宏大浩瀚,廣博無邊的意念降臨。
這回不再是玄之又玄的意念溝通,天意竟化作一道虛虛茫茫的輕煙,飄飄悠悠,出現在面前。
“初具形體,仙武的點撥果然立竿見影。”
顧承對天意所化的輕煙頷首,輕煙一顫,將一道波動率先傳來——
那是一段影像,裡面有一輪昊日墜落,直入臨安皇城。
“那是我初入此世?可是這時間不對!”
顧承臉色一變,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個錯誤:“火德,我是靈魂穿越,還是身體穿越?”
“火”飄出,理所當然地道:“殿下當然是身體穿越,否則我們也不會耗費那麼大的神力,靈魂同樣無法承載大漢龍靈之力。”
顧承問:“那我是哪一年來到這個世界的?這個畫面,明明不是紹熙四年!對了,可以從張角三魂來此的時間反推!”
天意對於世上發生的一切都有顯示,顧承檢視,很快發現,相對於紹熙四年——
韓侂冑是十年前發現了地宮;
馮笙也是十年前入天忍教,成為左護法;
蒼狼則是十年前將鐵木真引入洞穴,發現太玄經的石刻……
時間都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