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口衚衕(後世菜市口大街),《晨報》報館。
臨時編輯王統照審閱完幾篇稿子,拿給了正式編輯劉放園。
“這是冰心剛寄過來的《繁星》詩稿。”王統照說。
劉放園接過來看了看,點頭道:“繼續發在第七刊。”
——劉放園是冰心的表哥。
王統照又拿出一封信,“天津寄過來了一篇譯稿。”
“原文是什麼?”
“泰戈爾的詩集。”
“泰戈爾嘛,拿給我看看。”
劉放園只看了兩眼,就搖了搖頭:“不行,文風仿古又不古,意境也差了點。”
王統照翻出另外兩封:“這兩封是從北城寄過來的,就是有點……”
“有點什麼?”
“有點怪怪的,”王統照說,“竟然是用鉛筆寫的。”
“鉛筆?”
他們收到的大部分稿件,要麼是毛筆小楷,要麼是鋼筆,鉛筆確實很少,但也不是說不可以。
“內容哪?”劉放園問。
“整體翻譯水平很不錯,最難得的是行文質樸,而且幾乎沒有古風。”
“內容好就行。”
一篇是《賢人的禮物》(《麥琪的禮物》),一篇是《最後一片葉子》。
僅僅三四分鐘,劉放園就看完了,大呼道:“精彩!故事精彩,翻譯地也精彩,這才叫譯文!洋人懂什麼之乎者也,就怕譯作也弄那一套。”
劉放園這麼說,基本就坐穩了。
王統照問:“兩篇都可以發?”
“都可以,”劉放園說,“但要分成兩日。看這個叫做秦九章的作者寫的介紹,兩篇原文就在最近的英租界《字林西報》上,剛好讓國人知道洋人在看什麼。好啊,非常好!”
王統照問:“明天先發哪一篇?”
“郵戳日期靠前的《賢人的禮物》,”劉放園指著其中一封信說,“你謄抄一份,準備排版。”
王統照重新拿起信紙:“先生,您聞到什麼了嗎?”
“什麼?”
王統照嗅了嗅信紙,“好像有點菜蔬的味道。”
——
八道灣衚衕口,魯迅走到街上,四處張望了一會兒,路過了四五個車伕,都不是秦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