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輕聲說道:“此曲為《廬江賦》,是我為故鄉所作,你大概是第一個聽過此曲的人。”
“是嗎?那我便有幸了!”
“且聽來!”
古琴,這滲透著文化底蘊的樂器,早已超越一種樂器的本身,承載著悠悠千古的情懷,代表著古代文人雅士的風骨。
周瑜撥動琴絃,宛如一位仙風道骨之高人,神態平和,卻能從琴聲之中感覺到脫塵。
當……
古老的音符就在他手下被彈出。
別說是喬十八,就算是邊上的人們,也不一定能記全這些複雜的音符。
但卻可以分為1234567的七階音符,只要有了這個旋律,那便不難吹出《廬江賦》的曲子。
再聽周瑜彈琴,琴聲入耳,時而壯闊,時而悠揚,與笛聲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躍然於琴上。
讓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想拍手叫好,但又不敢打擾正在演奏的周瑜。
這下,所有的人們都為喬十八感覺到一絲壓力。
他將如何復奏這古琴之曲?想想都為喬十八驚慌。
優美的曲子總是短暫的,不一會時間,周瑜算是彈奏完畢這曲《廬江賦》。
周瑜一如既往的優雅,停了琴,抬起頭,望著喬十八。
臉上依然高傲表情。
隨後做出手勢。
“請!”
這下所有人都看向了喬十八,及其手中的笛子,同時疑惑,到時候笛子會吹出怎麼樣的聲音。
喬十八一點都不著急,他看了看四周的鳥兒,嘴角上揚。
想難倒我,沒那麼容易,我可是有幫手的。
一人腦袋記憶不夠,其他幫手來湊。
“請!”
於是,他便拿起了笛子,開始吹奏起笛子版的《廬江賦》
笛聲響起
與琴聲不同的一個版本演奏起來,竟然也沒有一絲的違和。
人們的表情上竟全是震驚。
有懂得樂理之人,便說道:“喬先生果然強大,這首《廬江賦》的旋律雖然動聽,但是其複雜程度要遠勝於《滄海一聲笑》,若是他能吹出完整的《廬江賦》,那麼他其實已經是勝出了。”
“更厲害的是喬先生能用極為簡單的音符吹奏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曲子!”
“我覺得周瑜更是強大無比,一張古琴竟然可以演變如此之多的變化,讓我們自嘆不如啊!”
眾說紜紜,他們對於兩人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這時,喬十八這一曲竟然絲毫不差的吹奏了下來,一個音符都沒有錯。
當一曲下來,周瑜的臉上轉為變成驚訝。
“想不到我《廬江賦》如此複雜,你竟然可以準備無誤的吹出,讓周某人實在是佩服,只不過……”
周瑜話鋒一轉,說到只不過,那便是先揚後抑的說話方式,先給你肯定,再給你打擊。
喬十八大概也是知道他要說什麼了。
果然,周瑜說道:“只不過,你這笛聲稍顯遲緩,整個曲子會慢上一點,接連處也不是很好。”
其實他要說的是什麼,喬十分十分明白,那便是整個首曲子,總的下來慢了半拍,古人音律講的不是節拍,所以用慢了一點來說明。
這一些喬十八都知道,因為憑他一個人想記住整首曲子,那斷然不可能,但如果是那些鳥呢?所以剛才他用那一群鳥為他記憶,分段記憶。才有可能吹奏出剛才的整首曲子。這事兒,只有他與那群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