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1、轉載 (2 / 3)

評論321條,好壞參半。

張嘆沒想過能好評如潮,《追擊者》現在這麼火,不隨大流誇,反而講它的“壞話”,肯定會得罪很大一批人。

不過,只要講的客觀,總會吸引一批理性觀眾。

播放量達到了6萬,彈幕超過500,點贊有1000多,收藏有800多,轉發有100多。

總體來說,短短一天時間能有這樣的資料,已經達到張嘆的預期,非常不錯了。

最為重要的是,關注“歎為觀止”賬號的,有超過了4000粉絲。

“這篇電影分析中的很多觀點我在其他網站上看過,我以為作者是抄襲,結果發現作者的賬號也叫歎為觀止,那應該是同一個人,沒想到做成影片了,分析的更加細緻全面,不錯不錯,關注。”

這是有人發現了他在影評網站上寫的那篇分析文章,那是這個影片的雛形。

張嘆想到這裡,開啟影評網站,找到之前寫的那篇影評,加上一句,提示大家在淅瀝瀝網站有更全面的分析影片。

做完了這些,張嘆開始掃榜,也就是檢視影影片道的其他熱門影片,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取長補短。

他同時發現許多新發布影片播放量只有個位數,評論數少的可憐,這才是新人UP主的常態,而他,第一個影片就能有6萬的播放量,恐怕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內容質量,而是沾了題材的光,也就是蹭熱點,看看《追擊者》現在有多火就知道!風口上,是頭豬都能起飛,不過,肥豬不行,得是內容質量好的飛天小豬。

小小總結一下後,張嘆開始做下一個影片,電影就是昨天看過的,叫《一念之差》,都市愛情片,也是今年的一部熱門電影,票房小賺,口碑很好,屬於小成本的文藝片。

在華夏,能拍好一部都市愛情片,實在難得。

愛情片作為電影的一大重要題材,拍的數量當然不少,但是好的愛情片太少了,都被拍爛了,爛梗爛大街。

有人總結,華夏愛情電影有兩大特點,出·軌和墮·胎,彷彿沒有這兩點就不是青春與愛情。

太庸俗了。

《一念之差》沒有這些毛病,整部片子小清新,有點小傷感,這才是普羅大眾的青春與愛情應有的一些樣子。

張嘆先寫影片指令碼,再錄製內容,花了週六一晚和週日一天,才把第二個影片做出來,釋出到網站上。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張嘆完善了許多細節,比如內容簡介,怎麼寫才更有吸引力,比如影片標籤等等,一切從細節做起。

到傍晚6點,第二個影片的播放量就超過了1萬,評論也有了100多,比第一個影片起步的時候好多了。

一切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急不來。

張嘆的心態比第一次好多了,沒有時不時重新整理檢視資料,關了網站,該幹嘛幹嘛。

與此同時,微博影評大V“半仙兒”正在準備新一期的內容。

他的微博粉絲有800多萬,背後站著一個團隊,兩天出一期內容,圖文並茂。

往常這個時候,新內容已經出了初稿,這次也是,但是稿子沒有過關。“半仙兒”楊錦仙對內容把關很嚴,他對內容和市場嗅覺敏銳。

曾經微博賬號由他一個人經營,後來慢慢做起來了,積累了粉絲,才組建了團隊,以便讓自己有更多時間思考內容。

做的越久,好點子新內容開始枯竭,準備一份材料需要更多的時間。

楊錦仙為了內容發愁,和寫稿子的三個團隊成員進行頭腦風暴。

“晚上八點就要釋出新一期內容,而我們現在還在一籌莫展,怎麼趕,都不可能來得及。”

楊錦仙愁壞了,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下眾人,大家思維已經僵化,需要引入新鮮血液了。

有人提議:“那要不然,就用我們的這篇稿子吧?質量差點就差點,總好過不發內容。”

楊錦仙也有些意動,他可以對內容嚴格把關,但是現在時間不允許,沒有時間了。

這時,另外一個成員說道:“我在淅瀝瀝網站上看到一個電影解析影片,講的挺有新意的,能不能借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