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深夜學園> 92、大討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2、大討論 (2 / 2)

我非常不解。

你覺得孩子是什麼樣?熊孩子那樣?只知道爬滑梯或者哭鬧的那種?然後長大成為更加庸碌平凡的大人?優秀的人童年也會很優秀,他們在你們想象不到的年齡已經開始。

就拿我四歲的小侄女來說,她喜歡跳舞和英語,甚至在舞蹈大賽上優勝被挑中去學表演,而且特別懂事,四歲就已經知道照顧人的感覺,甚至是你吃完東西放桌上她會主動拿去扔。我覺得她特別靈,和劇裡的小演員氣質差不多,是一個特別可愛的小孩子,並不是沒有孩子樣。

你不能因為她們優秀,因為她們和你的童年不一樣,就認為她們沒有小孩子樣。

小孩子樣不是誰能定義的,也沒有定義,符合天性就是小孩子樣。

但使用者“花開花落”卻寫道:

我們呼籲了多年保護未成年人,國家也出臺了法律法規,剛剛有所成就,現在卻發現,有的影視公司為博眼球,把小孩子搬上銀幕,以至於全媒體好像都在吹捧小孩子?他們為了收視率,讓一些快樂的小孩子演苦情戲,逼迫他們進入角色氛圍,這是歪風,不能助長,而且,就這部劇而言,無任何新意。

兩派人馬吵成一團,話題熱度快速上漲,衝進了前十,衝進了前五,衝進了前三,高居榜首。

逼乎的回答和討論比較高階,微博上就很直接。

“說不好看的滾粗。”

“就單純的覺得尬。”

“我看到你也很尬。”

“當紅流量小生們是不是要羞愧死?”

“這服化道,不少導演也要羞愧死。”

“消費小孩子,會助長歪風,傷害未成年保護。”

“明明是十歲左右的小孩子,卻端出一副大人的樣子,好怪異好彆扭,做一個天真自然的小孩子不好嗎?”

……

就連張嘆所在班級群,也在熱烈討論。

都是導演行業,畢業後從事影視這一行業,和自身息息相關,自然更為關心。

“看得出來,這個導演是在認真拍戲,演員和服化道等方面都很好。小演員演技都線上,演劉姥姥的那個小演員最讓我驚豔,難以想象那是一個9歲的小孩子演的。”

“不可否認導演的本意是好的,但可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實可以拍的題材很多,為什麼要把一群小孩子搬上銀幕?我有點擔心這些漂亮小女生的將來。”

“心裡齷齪的人想什麼都齷齪。”

“樓心怡,我們就事論事,不要罵人好不好?”

……

大家熱烈討論著,有好幾個人吵了起來。

群主不得不出來平息怒火,並且請蘇瀾說兩句。

他這個群主的話,很多時候遠遠不如蘇瀾管用。

蘇瀾果然在窺屏,立刻出現。

“我覺得小孩子演大戲沒什麼不好的,就是我們要小心,他們這些後浪把我們這些前浪拍在沙灘上。”

……

因為討論熱度太劇烈,甚至驚動了人民報,發表了一篇評論。

“最近,一部《小戲骨之劉姥姥進大觀園》突然火爆全網,這部劇的最大特點就是所有演員平均年齡只有10歲。年齡雖小,演技卻線上,所以無論電視劇名稱,還是觀眾口碑,都將這群孩子稱為‘小戲骨’。”

“在許多人為這部劇叫好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表示擔憂。小孩子可以演大戲嗎?讓小孩子表演複雜情感,是否催熟了她們?它是主創者所謂的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還是隻是成年人主導的遊戲?”

“首先,我們來討論大戲這個概念,《紅樓夢》之所以被認為是大戲,是受87年版本的影響,但實際上,學界對《紅樓夢》裡的人物年齡一直存在爭議,但普遍認為,賈寶玉和林黛玉初次見面的年齡是六七歲,寶釵進賈府時,才十一二歲,因此,小戲骨版的《紅樓夢》不能稱之為成人戲,反倒是不少觀眾認為,該劇彌補了87版以大飾小的那種缺憾的情懷……”

這篇文章洋洋灑灑,3000多字,觀點客觀中立,但其實偏向認同《小戲骨》。

因為官媒入場,且給了正面評價,終於讓一些偏激的媒體和個人不敢太過肆意妄為攻擊。

而《小戲骨》也在一片火熱的議論聲中,播放量節節高升,讓劇組和製片廠驚喜不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