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共同進軍,討伐黃巾。
便是在如此情形下,唐雲這裡也收到了朝廷的詔令。
與其說他收到了朝廷的詔令,不如說是郡守府收到了朝廷的詔令,只不過朝廷詔令從劉太守手中,直接轉到了唐雲這裡而已。
也因為有了這道詔令,各州郡召集義軍,與黃巾賊兵作戰,才有了那劉關張結義,召集義軍,共同討伐黃巾的事蹟。
對於這天下許多人來說,此刻雖是天下大亂,卻正是征討黃巾,建功立業的好時候!
唐雲卻並未著急。
他自然明白,黃巾起義之初,尤其是在上個月的二月份,以及這個月的三月份,黃巾軍很是勇猛。
別看大漢朝廷積極應對,又是派兵征討,又是下詔於各地召集義軍等等,但面對此時勇猛的黃巾軍,都討不了好處。
唐雲擊敗黃巾軍三十六方渠帥之一的徐和,尚且不易,這還是他本身極為神勇,又有唐家三十六將相助的情況下。
若是來上兩路渠帥,便是唐雲都應付不了!
這黃巾軍的各方渠帥,可不是那麼好相與的。
三月份的大漢官兵,在黃巾軍手下吃了不少虧。
唐雲更是知道,到了四月份,朱儁軍就被黃巾波才所敗,皇甫嵩唯有與他一起進駐長社防守,被波才率大軍圍城。
這可是大漢朝廷的兩大主力,卻被波才打了個灰頭土臉,士氣低落。
又有汝南黃巾軍在邵陵打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勳等等等等,黃巾軍的戰力可圈可點。
而到了五月份,京師見皇甫嵩被圍,派出曹操率軍救援的時候,才是大漢士兵開始反擊的時候。
因此,唐雲並不著急,這才三月初而已。
等過了三月與四月這兩個月,到了五月份,才是他這支“義軍”,征伐黃巾,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這兩個月,便是在濟南郡內,招兵買馬,訓練軍隊,恢復農耕,積蓄實力。
與此同時,唐雲也收到了父親唐周的一封書信,幾乎是與朝廷的詔令前後腳到的。
看到了這封信,他這才終於明白,為何父親唐周要背叛太平道教,投靠大漢朝廷。
原來父親唐周與大將軍何進,竟是早就相識,而且是一對關係極好的好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