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陵縣的西城門,又上演了一場攻防戰。
一個個頭綁黃巾的黃巾兵,順著雲梯迅速往上攀爬。
一個個守城的大漢士兵,或是去推雲梯,或是拋下巨石滾木,或是射殺下方的黃巾軍。
一時間,攻城的黃巾軍死傷不少,而守城一方計程車兵本就佔優勢,只有少數守城士兵,被下方的黃巾軍中的弓箭手反射而死。
這一次守城,乃唐雲親自指揮。
唐五、唐六、唐七與唐十三等人,都在城牆各處,親自督戰。
西城門處,共有兩千守城士兵,被唐雲分作四批,每批五百人,輪流換防,每隔一個時辰,換防一次。
此番黃巾軍來勢洶洶,足有三四萬之多,要比上次的萬餘黃巾難對付得多。
好在唐雲也已經擴充兵力,從上次的俘虜中挑選了兩千青壯,充入軍隊,加上原本的三千兵馬,已有五千兵馬。
其中一千兵馬守南門,一千兵馬守北門,一千兵馬守東門。
分別由唐二十、唐三十與唐三十六等一員員唐家將領,率兵鎮守。
唐雲則率領兩千兵馬,親自鎮守西門。
在他居中坐鎮,唐五與唐六等一員員唐家將領,在城牆各處親自督戰的情況下,沒有讓一員黃巾士兵衝上牆頭。
“唐家小兒果然有些手段。”
黃巾渠帥徐和望著城頭的戰況,露出驚異之色,他這才明白,為何麾下的大頭領楊平,率領一萬多兵馬攻打東平陵縣,會出師不利。
城頭上的大漢士兵,在那唐家小兒的指揮下,將城牆守得極是牢固。
“可恨唐家小兒,可恨那叛賊唐周!”
想到太平道教的叛徒唐周,徐和咬牙切齒。
正是因為三月起義的計劃,被那叛徒唐周出賣,這才使得起義不得不倉促的提前一個月發動。
因此,各地起義軍之間相互配合,便發生了極大的困難。
尤其是洛陽起義流產,對起義影響甚大!
那洛陽城內原本有大批太平道教的信徒,大賢良師派了馬元義,聯絡朝廷內的十常侍,準備內外俱起。
若是計劃成功,朝廷內會有政變,洛陽城內也會兵變。
如此情形下,快速佔領洛陽,廢除皇帝,製造輿論,讓百姓們都信服大賢良師,那麼起義直接便成功了大半!
只可惜,這個計劃被叛徒唐周出賣,負責這個計劃的馬元義,也被大漢朝廷車裂。
否則便是佔領洛陽,廢除皇帝的計劃不成功,也會對大漢朝廷的中樞造成一定打擊,各地黃巾起義後,官軍一時便會很難調動。
奈何,這個計劃直接流產,對大漢朝廷的中樞沒有造成絲毫影響!想必面對各地的黃巾起義,大漢朝廷已經迅速做出反應了。
均是因為叛徒唐周!
想到這裡,徐和如何能不咬牙切齒,這既關乎黃巾起義的成敗,更關乎他的前程以及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