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
聖道艱深,方運在讀到簡單部分的時候看一眼即可讀懂,但在讀到特別晦澀的地方,要反反覆覆閱讀,甚至哪怕明知道大概意思,卻總也觸控不到其中的真意。本書同步更新百度搜海岸線。
越是艱難晦澀,越是說明此中有聖道。
進士試中也考“經義”,但是和秀才試與舉人試中的考法不同。
進士試的經義題目極多,只需要挑選其一便可,而且題目不像秀才試或舉人試那般偏,更加堂正,更加常見。
進士試之前的經義考試,考的是理解和見識,而進士試中的經義,已經有向聖道靠攏的趨勢,所以不偏不奇,只考校對聖道的理解,哪怕不懂聖道,也必須要知道聖道的方向。
知道自己聖道的方向。
進士知道,翰林求道,大學士聞道,大儒行道,半聖立道。
透過會試便是進士,但不是每一個進士有資格參與殿試,只有經義達到乙中或更高的進士,才有資格參與殿試,成為一縣的代知縣,利用近一年的時間來實踐自己的所學,從更多人中脫穎而出。
粗學完舉人班今年的教材,方運小睡半刻鐘然後起身吃午飯。
午飯結束後,方運坐在書房思考。
十國大比,登龍臺,進士試,進士春獵,殿試……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會陸續開始,而且還有一次進入天樹的機會。
“十國大比是文比,登龍臺算是武爭,但天樹則不同。天樹並非是固定的戰場,進入後可得一顆種子,種子會在文宮中生根發芽然後成長,成為天樹幼苗。天樹幼苗需要各種特殊的‘肥料’成長,成長到一定程度,會結出果實,可從中得到好處。”
“但是,若肥料太差或無法提供,則天樹幼苗會離開,重歸天樹。天樹幼苗的所需肥料並非是純粹的物質,還有各種奇怪的精神力量,甚至涉及了聖道。天樹幼苗每成一葉,在天樹中可上一層。”
“天樹到底是什麼,至今無人知曉,連不小心種下天樹的妖聖都猜測可能是太古遺物。而且一開始妖族眾聖沒有把天樹放在心裡,等後來壓制過一次天樹無功而返,天樹又能給各族帶來好處,妖族眾聖也只能任期發展。”
“孔聖說過,天樹有四根,但只知一根洞穿虛空、連線萬界,其餘三條根他也不知。而天樹的樹幹和樹冠自成一界,但在相關的書籍裡,天樹的作用很單一,就是給各族種子然後相助,並沒有其他神奇的地方。”
方運思索許久,決定在十國大比前進入天樹,不過在那之前,還需要請教內行人,於是方運給顏域空傳書。
“域空,你去過天樹吧?”
“哦?看來你竟然從眾聖世家中獲得進入天樹的天葉?祝賀,只不過,你放棄吧。”
“這是何故?”方運糊塗了。
“孔家之龍、東海龍族雨薇公主、妖皇、陶淵明、陳觀海、衣知世和我等等這些被譽為天才之人都進入過天樹,而且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你知道是什麼嗎?”
“什麼?”方運更加好奇。
“我們連第二層都沒到達,全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