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慶國狀元季夢先就在此地,成為眾人追捧的明月。
在各州放榜前。數以百計的舉人、進士或翰林聚在明月樓中,圍坐在桌子邊或暢飲,或交談。
眾人情緒高漲。只等放榜便舉杯同慶。
但是,他們等來的卻是一道三色長虹橫貫長空,所有人衝向窗邊或衝出門外,仰頭看天。
隨後,宣佈聖筆評等的聲音出現。
“我們中計了!”
“混蛋!一切都是方運的圈套!”
“景國人無恥之尤!”
一個黑衣舉人猛地把杯子摔在地上,一個荀家進士當場掀了桌子。
稀里嘩啦聲之後,是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感到方運丟擲的無形繩索套在自己脖子上,喘不過氣來。
若是不認錯,在場三百餘人中,至少兩百人會面臨天意誦文!
被半聖評等之文,起碼要大學士才能勉強透過天意誦文,哪怕是翰林都有九成的可能文膽崩碎!
寂靜維持了十幾息後,一個翰林突然向聖院方向彎腰作揖,道:“臣因心繫慶國而忘人族之大才,因重親疏而輕仁義,實乃不該。既然方運得聖筆評等,自然文超我等,心服口服。自此之後,絕不指責方運之詩詞文。”
明月樓裡的人一聽,暗罵不愧是翰林,先是為自己攻擊方運的理由找藉口,接著說是因為是聖筆評等而心服口服,最後則說不指責方運的詩詞文,但偶爾可以說幾句方運其他方面的不是,只是不能大肆攻擊,不然文膽必然受到影響。
這位翰林是雜家之人,避重就輕玩得爐火純青。
不過,連翰林都人認錯了,也給了進士舉人臺階下,許多人心中感激這位翰林。
“學生心為慶國……日後絕不說方運的半點不是!”
“聖筆評等不用質疑,我……對方運五體投地。”
眾多人紛紛彎腰作揖認錯,前面幾乎都學那翰林,但到了後面,卻不敢像翰林一樣避重就輕,而是態度堅決地不與方運為敵。
沒人知道天意誦文會不會突然改變降臨到自己身上,一些攻擊方運不是很厲害的人也嚇得彎腰認錯。
上百人此起彼伏認錯,場面無比壯觀,但是,那些文人中的精英卻感到寒徹骨髓。
這些人的文膽保住了,但慶國的“文膽”卻裂開一條永遠無法彌補的縫隙!
方運文壓一州,僅僅讓慶國的“文膽”震盪,假以時日可以恢復,但今日之後,九成九的慶國文人在議論方運的時候會心虛!這對讀書人來說最為致命。
“方運好惡毒!景國太后好狠辣!”季夢先咬牙切齒道。
方運離開江州上京城前,徹底滅了一江之隔的慶國的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