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醉快更新百度搜尋海岸線。不多時,曾原發來季夢先的那篇《討方運檄》.
方運仔細閱讀.
"自孔聖著《春秋》,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慶國方運者,位卑人劣,地實貧賤……"
文中嬉笑怒罵,把方運罵得狗血淋頭,雖然其中的一些依據完全是捕風捉影,但文采斐然,任何人看到都會為之動容.檄文字來就充滿煽動性,情感第一,文采第二,事實反而排在其後.
方運閱讀這篇檄文時,開始眉頭緊皺,隨後怒容滿面,之後恢復平靜,看到最後卻露出微笑,看完立刻給曾原傳書.
"不愧是慶國狀元,此人有宰相之能,文相之才!"
曾原奇道:"你怎為敵人說話?"
"此人空有相之才,卻無相之德.惜哉."方運再次傳書.
"果然是千年一出的方鎮國,別人用檄文討伐你,你卻稱讚惋惜."
"若是那種蹩腳的謾罵,我必斥之糟粕,掩鼻繞行.此文雖有些許瑕疵,但卻是難得一見的佳文.麻煩曾兄幫我報於季夢先,我願用鳴州詩詞換此文原稿."
"哈哈,哪怕當年陳琳書寫《討曹操檄》,一代大儒曹公也無此胸襟."
"文人相輕亦相重,此人之才有實有虛,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觀此人文中雖嬉笑怒罵,卻又沒有貶低攻擊我的功勞,倒也有救.來,還有什麼討伐我的檄文,凡是上了文榜的,都傳書於我,我今日要看個痛快!披荊斬棘是磨礪,行萬里路是磨礪,直面萬人責罵同樣是磨礪!"方運書生意氣冒了出來.
"真的什麼文都要?"
"那些破口大罵動輒汙衊的詩文不看也罷,看他們的文髒了我的眼睛.要看有文采,有趣的."方運道.
"好!那你稍等."
隨後,曾原不斷把各種指責甚至攻擊方運的詩文發過來.
方運低頭閱讀,時而風輕雲淡.時而面帶譏笑,時而大呼有趣,時而稱讚妙筆,但也會經常氣得怒目圓睜,甚至關掉一些傳書,但最後都會開啟看完.
方運一封一封地看,從第五十一封傳書開始,就一直面帶微笑,偶爾稱讚一句.
自此之後,所有的汙衊咒罵之文已經如浮雲過眼.再也無法讓方運生氣.
看完千篇詩文已經是後半夜,東邊的天色已經有一絲明亮.方運感到有些腰痠,於是站起來輕輕走動.
方運面帶微笑,走了幾步,就聽一聲奇異的脆響從他的文宮中發出.猶如石頭相擊,沉穩有力,瞬間傳遍千里.
千里之內所有有文膽之人全部驚醒.
州文院閱卷房之內的考官猛地抬頭,根本就不閱卷的乞丐皇叔趙景空突然望向方家所在的方運,鬍子上的麵條輕輕一抖,掉落在地.
葛州牧收筆笑道:"好!此人的文膽不僅是二境堅如頑石,甚至已經是頑石有聲.我景國又有一人有望成無懼之士.更上一步,就是頑石生玉,最後則是文膽二境大成,哪怕劍眉公也沒到文膽三境."
"我等真是幸運.頑石有聲只傳千里,除非在聖院或各國廄那種人才濟濟的地方,否則數年也未必碰到一次.此次頑石有聲遍佈江州.許多舉人或之上的讀書人怕是都在笑."
"那是自然,他文膽有聲,我文膽共鳴,讓我們突破的可能又增加了一些."
"只是不知道是哪位翰林或大學士文膽有成,若是知道.必然祝賀."
"等明日放榜再一起致謝."
"好."
眾考官繼續批閱試卷.
趙景空的眼中喜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迷茫,就見他手指輕動,地上一指長的麵條倒升空中,再次貼在他的鬍子上.